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了研究纺织品蓝晒工艺的最佳实验条件,用K/S值对比棉、亚麻和蚕丝织物蓝晒效果,通过感光剂扩散及蓝晒实验分析颜色差异的原因,得到润湿性对载体蓝晒效果影响显著,调控载体表面感光剂扩散性对蓝晒效果至关重要。通过优化浸轧-蓝晒工艺,研究感光剂浓度、混合比例、曝光时间等因素对蓝晒效果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热重仪表征蓝晒棉织物形貌变化以及温度-质量变化关系,探讨普鲁士蓝沉积机理。结果表明:浸轧-蓝晒法棉织物最佳工艺为感光剂浓度140 g/L、混合比例VA∶VB=1∶1、曝光时间20 min;蓝晒棉织物表面均匀沉积大量固体颗粒,平均直径约(0.42±0.16)μm,且热重分析残渣率提升至14.22%,表明普鲁士蓝经过浸轧-蓝晒工艺成功沉积于棉织物表面;蓝晒棉织物强力损失约24.5%,伸长率无明显变化,耐水洗牢度4级,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制备高耐水性光固化丝胶蛋白(SS)微球,采用喷雾干燥与紫外交联相结合的方法,以丝胶为原料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交联SS中空微球(GMA-g-SS),该法赋予了其良好的耐水稳定性和紫外光固化性能。优化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包括:SS浓度、进风温度及进液速度;研究了GMA浓度、二苯甲酮(BP)用量及紫外辐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热分析对微球表面形貌结构及稳定性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喷雾干燥SS微球呈单分散空心结构,直径约5~20μm;GMA-g-SS微球红外光谱在1152 cm-1和764 cm-1处出现环氧基的吸收峰,表明GMA与SS交联成功。交联后微球呈黏连聚集状态,具有较高的紫外光固化性能且耐水稳定性大幅提升,溶失率仅为17.1%。所制备的GMA-g-SS微球具有可调的耐水稳定性和紫外光固化性,是一种有潜力的光固化3D打印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棉织物绿色环保拒水整理,利用硅溶胶和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对棉织物进行复合整理和工艺优化,赋予棉织物优异的拒水性。探讨了硅溶胶用量、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质量浓度、浸渍时间、预烘温度、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等因素对棉织物拒水效果的影响,得到其最佳整理工艺为:硅溶胶用量0.3%(o.w.f),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质量浓度30 g/L,浸渍时间20 min,预烘温度80℃,170℃焙烘2 min。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整理后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表面接触角测试仪及织物风格仪测试其表面润湿性、耐酸碱性和风格变化。结果表明:复合整理后棉织物表面形成硅溶胶/短链含氟聚丙烯酸酯疏水层,最大接触角为155.6°,经50次洗涤后,接触角仍大于90°;对强酸(pH值为3)和强碱(pH值为12)液滴的接触角分别可达100°和93°,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率提升约20%,热稳定性及柔软度也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