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针对蓝晒工艺在太阳光下曝光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定性影响因素的问题,采用具有稳定条件的光催化反应仪作为新曝光方式,探讨了感光剂浓度、棉织物种类、灯管功率、曝光时间对蓝晒图像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优化印相条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拉伸机等对棉织物的形貌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面密度为180 g/m2的棉织物在600 W灯光下曝光30 min的蓝晒图像效果最佳,极大提高了成品效率;灯管功率与曝光时间成正比关系,是影响蓝晒图像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印相条件下制得的素染织物(无图案)、印相织物(有图案)与原棉织物相比,质量增加率分别达到了7.26%、5.57%,拉伸断裂强力分别提升了66.89 、46.78 N;织物载体的性能随普鲁士蓝色素沉淀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
《印染》2015,(19)
将古典摄影工艺蓝晒应用于棉织物印花创作。探讨了棉织物组织结构、含棉量,以及蓝晒工艺(曝光时间、感光剂浓度和组成)等对蓝晒效果的影响,证实蓝晒法可替代工序繁复的传统手工蓝印方法,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艺术表现丰富。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一种多功能纺织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TiO2复合气凝胶,并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SiO2/TiO2复合气凝胶混合后制备PDMS/SiO2-TiO2复合材料,采用浸—轧—烘工艺将其处理到棉织物表面,同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热重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等对处理后织物进行表征,分析其超疏水性、光催化性能与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处理后棉织物表面具有PDMS/SiO2-TiO2复合材料所构筑的微纳米粗糙结构,PDMS/SiO2-TiO2复合材料已成功处理到棉织物上;处理后棉织物接触角为157.7°,紫外线防护系数值为122.47,光照4 h后对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率达到87.08%。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棉织物获得高效环保的阻燃性能,采用自制的环保B/P/N三元协同多元醇阻燃剂(BPNM)与聚乙烯亚胺(PEI)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制备BPNM/PEI高效阻燃整理液。继而利用浸轧工艺处理棉织物,以期在较低的BPNM用量下使棉织物获得高效阻燃效果。结果表明,BPNM/PEI高效阻燃整理液的优化制备工艺为:BPNM和PEI质量浓度比为10∶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0 min。BPNM/PEI阻燃棉织物的优化整理工艺为:BPNM质量浓度为100 g/L,浴比为1∶20,浸渍温度为25℃,浸渍时间为5 min。与单独用BPNM整理的棉织物相比,BPNM/PEI阻燃棉织物LOI值高达40.1%,提高了约20%。垂直燃烧和锥形量热测试表明,BPNM/PEI阻燃棉织物相较于未整理棉织物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大大缩短,其峰值热释放速率降低了约38%,火灾增长率指数降低了约38%,残炭量增加了约211%。棉织物经BPNM/PEI高效阻燃整理液整理后,其表面形貌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且具有优良的白度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探讨环保聚脲微胶囊相变材料用于棉织物整理的工艺及调温效果。采用浸轧法将自制的微胶囊相变材料整理到棉织物上,研究了浸轧方式、微胶囊用量、黏合剂用量和焙烘温度对处理织物增重率、储热性能及耐洗性能的影响,并对整理后织物的表面形貌和调温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温棉织物较优工艺为采用二浸二轧整理方式,微胶囊用量150g/L,黏合剂用量40g/L,焙烘温度130℃。认为:所制得的调温棉织物对外界温度变化起到了明显的缓冲作用,具有良好的调温功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焙烘时间以及焙烘温度条件下,防霉剂吡啶硫酮锌在棉织物及涤/棉织物上的应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棉织物防霉工艺参数为:吡啶硫酮锌质量浓度0.04 g/L,焙烘时间3 min,焙烘温度120℃,轧液率80%,浴比1∶25;涤棉织物防霉工艺参数为:吡啶硫酮锌质量浓度0.03 g/L,焙烘时间3 min,焙烘温度130℃,轧液率80%,浴比1∶25。在该工艺条件下,防霉剂吡啶硫酮锌可发挥最佳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元军  王雪燕  徐睿 《染整技术》2012,34(6):16-19,1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固定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棉织物工艺,研究硫化染料浸轧染色工艺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优选出改性棉织物硫化染料浸轧染色的最佳工艺,并评价改性棉织物硫化染料浸轧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具有比未改性棉织物更高的K/S值,在达到相同染色深度的情况下,改性棉织物染料用量可以大大减少,因此,改性织物对于节约染料,减少污水处理负担和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这符合当今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染苑精粹     
《印染》2012,(24):55
棉织物的静电自组装染色2012231采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预处理棉织物,使其表面带正电荷。染色过程中,利用静电自组装方法,带相反电荷的阴离子性活性/酸性染料和阳离子性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可相继沉积在阳离子化棉织物表面。采用浸轧处理,在织物表面沉积10层染料/聚二烯丙基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Ti(OC4H9) 4为原料,在常压低温下合成纳米TiO2水溶胶,并应用于棉织物的自清洁整理。探索不同整理工艺对棉织物表面的纳米TiO2晶型、分散性和结晶度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棉织物经浸轧烘-汽蒸整理工艺处理后,表面纳米TiO2粒子分散均匀,结晶强度高,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可达88%以上,对红酒和咖啡等污渍自洁效果明显,且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谭淋  施亦东  周文雅 《纺织学报》2020,41(4):106-111
为实现超疏水织物的绿色加工,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乙醇和水为溶剂制备硅溶胶预缩体对棉织物进行疏水整理,研究各工艺因素对棉织物疏水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预缩体的制备、硅烷偶联剂的添加、低温烘干工艺与提高整理织物疏水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棉织物表面的SiO2纳米粒子形成的粗糙表面与织物表面结合的疏水脂肪烃链可赋予织物良好的疏水性;在TEOS量为0.1 mol,乙醇量为0.9 mol,水的量为0.8 mol,先二浸二轧硅溶胶,再浸轧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醇溶剂优化工艺条件下,整理棉织物的水接触角可达152.1°,棉织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在传统轧-蒸(P-S)染色工艺中因轧余率高、湿织物升温缓慢而导致的活性染料水解的严重问题,提出了在汽蒸前增加真空脱水工序的棉织物浸轧-真空脱水-湿蒸固色工艺(以下称作低含水率-湿蒸(L-W-S)染色工艺)。以活性蓝19为例,研究了织物含水率、汽蒸时间和Na2CO3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湿蒸染色的影响,并对L-W-S工艺与传统轧-(烘)-蒸(P-(D)-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和染料固色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染色深度时,活性蓝19采用L-W-S工艺上染试样的K/S值和固色率始终高于经传统P-(D)-S工艺上染试样,可为提高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工艺的固色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拓展非水介质染色应用范围,研究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浸轧/非水介质固着新型轧染方法。用C.I.活性黑KN-B、C.I.活性黄3RS和C.I.活性红3BS对棉织物进行常规水性染液浸轧,再用十甲基环五硅氧烷、低黏度液体石蜡、高黏度液体石蜡进行固着处理。讨论织物轧液率、固着温度和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非水介质中固着效果不同的内在原因,比较优化的浸轧/非水介质固着工艺与常规浸轧/汽蒸固着工艺。结果表明,棉织物活性染料非水介质固着轧染优化工艺为一浸一轧(轧液率90%),90℃固着3 min;相比常规浸轧/汽蒸工艺,非水介质固着工艺的棉织物得色率和匀染性都较好,且具有良好的色牢度;相对硅基非水介质,液体石蜡固着效果更优,随着液体石蜡黏度增大,得色量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活性染料传统轧-蒸染色的固色率和染深性,将真空脱水技术引入棉织物的活性染料轧-蒸染色过程。研究了棉织物含水率、汽蒸时间和碳酸钠用量对活性金黄SRE湿蒸染色的影响,并比较了活性金黄SRE采用浸轧-真空脱水-湿蒸(P-Vac-S)工艺与传统浸轧-湿蒸(P-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染深性和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浸轧含25 g/L活性金黄SRE染液的棉织物,将其含水率真空脱水至20%~30%,再进行湿蒸,棉织物的上染率(K/S值)和染料固色率相对较高;含水率为(25±2)%的棉织物湿蒸染色的适宜汽蒸时间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分别为5 min和25 g/L;采用活性金黄SRE经P-Vac-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K/S值比采用P-S工艺染色的K/S值高15%~30%,但是经前者染色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比后者略差。  相似文献   

14.
陈小文  吴伟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2021,42(7):115-122
针对棉织物传统轧烘轧蒸染色工艺存在的能耗高、活性染料易水解、废水含盐量高和排放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密封装置固色的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通过测定密封装置中织物表面温度的变化曲线,探讨含水率对织物升温以及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理论。探究焙蒸温度、焙蒸时间、代用碱和Na2SO4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的影响,并且对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与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染色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染料用量相同时,经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均比经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高,采用这2种工艺染色的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相差较小,这为提升棉织物轧染工艺的染色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聚合季铵盐(HSDA-HTC)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探讨了浸渍法和浸轧烘两种整理工艺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其整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浸轧烘工艺优于浸渍法;较优的浸轧烘抗菌整理工艺为HSDA-HTC浓度2g/L,浸轧液温度80℃,轧余率100%,烘干温度110℃,烘干时间5min;经该工艺整理得到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6.
《印染》2017,(6)
采用自制的壳聚糖聚醚衍生物PEG-CS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并用活性染料对改性后的棉织物进行无盐染色。研究了预处理工艺条件对棉织物无盐染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预处理工艺条件:PEGCS质量浓度40 g/L,pH=6,80℃浸渍10 min,两浸两轧(带液率80%),80℃烘干,110℃焙烘3 min。结果表明,经PEG-CS处理的棉织物,用活性艳蓝KN-R无盐染色后,其染色性能略低于常规有盐染色,优于未经处理的棉织物无盐染色。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传统棉织物产品高端化应用,以桑蚕丝下脚料为原料来提取丝素蛋白,并配制成混合水溶液,再以浸轧的方式将其附着在棉织带表面。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浸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丝素在棉织带的表面及截面形貌进行分析,考察丝素附着形态。结果表明,最佳浸轧工艺参数为:丝素蛋白溶液质量分数7%,浸轧温度80℃,浸轧压力0.2 MPa。丝素蛋白通过浸轧方式附着于织带表面及部分渗入棉织带内部。  相似文献   

18.
杨晓峰 《印染》2013,39(9):12-14
将高吸附性SiO2水溶胶与低温制备的锐钛型纳米TiO2溶胶以不同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再通过浸轧焙烘工艺将其负载于棉织物表面,得到SiO2/TiO2整理棉织物。测试了SiO2/TiO2整理棉织物的光催化作用,以及整理棉织物上SiO2含量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SiO2)∶n(TiO2)=1∶1~1∶3,它们能够形成粒径小且均匀的溶胶,在织物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结晶薄膜,且SiO2/TiO2整理棉织物对染料有很佳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印染》2017,(14)
研究了UV/H_2O体系中活性染色棉织物的浸轧剥色方法,讨论了浸轧液pH值、轧余率和剥色处理时间对染料剥色效率和织物强力保留率的影响,通过SEM方法分析了剥色前后棉纤维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活性染色棉织物浸轧水溶液后,在UV/H_2O体系中可有效实现剥色处理;当浸轧液pH值为2,织物经二浸二轧,轧余率为100%,室温条件下剥色处理30 min时,活性染色棉织物[活性红M-3BE 1%(omf)]的剥色率可达87%,强力保留率可达85%。SEM分析显示,随着UV/H_2O体系中浸轧剥色处理时间的延长,棉纤维的表面形态特征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高党鸽  张帆  叶文焕 《印染》2014,40(18):15-18
以含环氧基的阳离子聚合物(PDMDAAC-AGE)作为固色剂,分别采用浸轧法和浸渍法应用于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考察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固色剂质量浓度对浸轧法固色效果的影响,以及固色温度、固色剂质量浓度、固色时间和浴比对浸渍法固色效果的影响,其优化工艺为:二浸二轧,轧余率90%,固色剂质量浓度15 g/L,80℃烘干,120℃焙烘5 min;浸渍法固色的优化工艺为:固色剂质量分数4%(omf),浴比1∶30,60℃固色4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