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1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生产鲜啤酒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苦瓜汁参与发酵或在过滤前加入,研制出苦瓜鲜啤酒。并对苦瓜的成分、苦瓜汁的制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以芭菜为原料,依次采用CaCl2溶液浸泡、真空预冷、低温贮藏三种措施来延长芭菜的贮藏期,并与普通方式保鲜的芭菜的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采用保鲜措施贮藏的芭菜无论是外观形态,还是营养成分含量都优于普通保鲜的芭菜。本研究可为果蔬加工企业提供保鲜或者加工方面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地鳖虫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脂溶性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生物碱和其他一些微量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药用功效。再辅以蛹虫草、人参、枸杞、桂圆等中药材,研制出具有保健功能的高蛋白、低脂肪型滋补地鳖虫保健酒。(孙悟)  相似文献   
4.
传统豆酱人工接种发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豆酱生产中,采用米曲霉101、酱油曲霉302双菌种制曲,添加植质乳杆菌710和具有增香作用的鲁氏酵母638进行人工接种发酵,可使传统豆酱生产工艺缩短2/3左右,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酱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槐花菊花绿茶饮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贡汉坤 《食品与机械》2002,(5):26-26,40
研究了以槐花、菊花,绿茶为主要原料的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具有最佳风味的配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稻谷在发芽温度22-32℃范围内发芽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发芽条件对谷芽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温度和时间对谷芽糖化力、冷热水提取物、总还原糖和游离铲氨基氮含量都有显著影响,均随发芽时间和温度增长;较适温度为28℃和30℃。  相似文献   
7.
在鲜啤酒酿造过程中,添加适量茶叶(绿茶)浸提液,酿制出茶叶保健鲜啤酒。该产品兼具茶叶与鲜啤酒的特点,风味独特,是盛夏理想的饮品。  相似文献   
8.
鲜切西洋芹加工的檬酸)+0.4?Cl2处理可有效杀灭鲜切西洋芹表面微生物,抑制PPO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蒸腾失水和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利于鲜切西洋芹的贮藏保鲜和货架期的延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回收并制备鮰鱼下脚料的蛋白质凝胶,考察溶解pH、离心力、离子强度对鱼下脚料中蛋白质的溶解性及凝胶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pH、离心力、离子强度对鱼下脚料中的蛋白质的溶解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pH=2.5或pH=11.5,离心力为5 500r/min,离子强度为0.6M时,蛋白质溶解性能较好,pH=5.5时蛋白质溶解性最差。溶解pH=11.5时,制备的鱼肉凝胶蛋白质、灰分含量较高,脂类含量较低,并且凝胶的破断强度值、凹陷度以及凝胶强度值较高,但凝胶色泽较差。  相似文献   
10.
传统酱类自然发酵的微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传统酱类的发酵过程为考察对象,研究传统酱类自然发酵过程中的菌相变化规律,测定不同发酵阶段的菌相种类及比例,为研制合适的酱类人工接种发酵剂打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