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钢铁产品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热轧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2 mm以下的热轧薄板产品已具备替代部分冷轧薄板及以冷轧薄板为基板的涂层产品的可能。由于2 mm以下热轧薄板产品比例的不断增加,传统热轧产线配置的热轧精整机组的功能和产能需要与之匹配。结合国内冷、热轧薄带钢切边重卷机组的现状,探讨了与2 mm以下热轧薄板产品配套的切边重卷机组的选型及提高机组生产能力的方案。选型方案首次提出了双开卷机设计,以提高机组产量。该设计不仅节省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改善热轧薄板板形质量,满足替代部分冷轧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申文环  赵立娜  彭明章 《硅谷》2014,(11):171-172
无棣大山航磁异常位于鲁北地区,其重磁特征均表现为潜凸区的高重磁异常,与济宁颜店铁矿及聊城东阿单庄地区发现的沉积变质型铁矿相似,通过对该区开展重磁及钻探验证工作,认为该区异常主要是由侵入于太古代TTG岩系的含磁铁矿的花岗闪长岩引起。综合分析该区及邻区物探及钻探资料,在该区铁矿找矿前景不好,针对该区大山磁异常的特征及引起该异常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乳清蛋白肽螯合钙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优化乳清蛋白肽-钙的螯合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乳清蛋白肽与氯化钙的螯合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水平,得到乳清蛋白肽-钙螯合物,以期为人们提供1种新型的保健食品。方法:利用复合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酶解乳清蛋白,将所得乳清蛋白肽与钙离子进行螯合反应,优化工艺制备螯合产物,并利用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对乳清蛋白肽-钙螯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根据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的乳清蛋白螯合钙的制备条件为:以液体钙的形式添加,乳清蛋白肽与氯化钙质量比24∶1,乳清蛋白肽质量浓度35 mg/mL,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30℃,pH 7.0。采用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对螯合物进行表征,表明所得物质为乳清蛋白肽与钙的螯合物。结论:经酶水解得到的乳清多肽能够与钙离子螯合。优化得到最佳螯合工艺,为乳清蛋白金属螯合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灵芝55%醇提物对高脂膳食大鼠脂质代谢及粪便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空白组(基础饲料+蒸馏水,NFD)、模型组(高脂饲料+蒸馏水,HFD)和干预组(高脂饲料+150 mg/kg·d灵芝55%醇提物,GLE),每次灌胃2 mL,连续喂养8周,测量血清、肝脏的生化指标和肝脏中与脂质代谢相关mRNA的表达量,并收集第4周和第8周粪便进行菌群结构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灵芝提取物显著(p<0.05)降低血清和肝脏中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显著(p<0.05)提高肝脏中高密度载脂蛋白固醇(HLD-C)含量。RT-qPCR分析显示灵芝提取物极显著(p<0.01)提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的转录水平,同时抑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和载脂蛋白B(ApoB)的转录水平。此外,灵芝提取物能有效改善粪便菌群结构,尤其增加考拉杆菌属(Phascolsrctobacterium)、粪球菌属(Coprococcus)、萨特菌属(Sutterella)和脱硫化弧菌属(Desulfovibrio)的丰富度;并显著降低厌氧棍状菌属(Anaerotruncus)、多尔氏菌属(Dore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帕拉普氏菌属(Paraprevotella)的丰富度。结论:高脂饮食诱导Wistar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菌群结构失调,灵芝提取物干预可改善高脂膳食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及其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组分及菌群结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系统比较传统酿造初期、中期和末期3 个时期酒醅样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同时运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传统酿造过程不同时期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表明: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挥发性风味组分及菌群结构变化显著,优势菌群-挥发性风味组分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红曲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大多与传统酿造中、末期中的优势菌群呈正相关。研究结果阐明红曲黄酒传统酿造过程中香气组分形成与微生物菌群之间的关系,确定与关键香气组分形成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类型,为红曲黄酒中功能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发酵调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萃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立娜  朱世见 《辽宁化工》2011,40(9):947-94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土壤及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化学萃取法是少数能彻底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技术之一,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萃取剂是化学萃取技术的关键。常用化学萃取剂有螯合剂、酸、表面活性剂等。其中螯合剂的研究及应用最广泛。为了加速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萃取剂进行综合描述,并且分析化学萃取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灰树花多肽-锌螯合物(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 Zinc Chelate,GPs-Zn)是灰树花多肽(Grifola frondosa Polypeptide,GPs)和锌离子的螯合产物,利用电镜扫描、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技术对GPs-Zn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构建ICR母鼠缺锌模型,进一步探究GPs-Zn对孕期缺锌鼠后代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GPs和锌离子螯合成一种新的物质;红外光谱对比图发现肽链上的氨基和羧基都参与了锌离子的配位反应;紫外光谱图发现,GPs-Zn中多肽的羰基原子和锌离子结合,诱导紫外光谱的红移,表明GPs与锌离子结合形成GPs-Zn。动物实验表明:GPs-Zn可将缺锌仔鼠胸腺指数提高78.69%(雌鼠)和87.55%(雄鼠);脾脏指数提高40.28%(雌鼠)和43.22%(雄鼠);体质量提高89.98%(雌鼠)和88.30%(雄鼠);且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提高了108.07%(雌鼠)和26.16%(雄鼠);锌浓度提高14.74%(雌鼠)和29.33%(雄鼠);碱性磷酸酶(AKP)水平降低52.28%(雌鼠)和62.48%(雄鼠)。综上可知,GPs-Zn对孕期缺锌鼠后代仔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锌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宗瑜  汪少芸  赵立娜  江勇  周红  陈明   《中国食品学报》2010,10(5):189-195
目的:利用复合磷酸盐、大豆分离蛋白、复配亲水胶和转谷氨酰胺酶研制新型低脂白羽鸡肉丸产品,并分析其质构与感官品质。方法:以硬度和感官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筛选、优化配方,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白羽鸡肉丸的最佳制作工艺是:大豆分离蛋白1.58%(体积分数,下同),转谷氨酰胺酶0.59%,复配亲水胶0.26%,复合磷酸盐0.26%。在降低脂肪的同时,产品感官品质得以提高。结论: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型低脂白羽鸡肉丸具有低脂、健康、风味佳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红曲和白曲中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确定不同酒曲中的特征香气成分,同时运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红曲和白曲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从红曲和白曲中共检测出70?种挥发性成分,且红曲和白曲的挥发性风味组分存在显著差异;红曲中的优势微生物包括芽孢杆菌属、魏斯氏菌属、片球菌属、黑曲霉、紫红曲霉和黄曲霉等,而白曲中的优势微生物包括泛生菌属、肠杆菌属、魏斯氏菌属、酿酒酵母、少根根霉和印度毛霉等。研究结果为阐明红曲黄酒微生物的产香机理和提升红曲黄酒风味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双孢蘑菇蛋白酶解液为反应基液,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呈味基料,对双孢蘑菇蛋白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中的氨基酸和糖进行筛选,考察总糖添加量、氨基酸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pH值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双孢蘑菇蛋白酶解液美拉德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蛋白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中添加谷氨酸和木糖效果最好,优化的条件为:木糖添加量7%、谷氨酸添加量5%、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120℃、pH 10。经感官评定,利用双孢蘑菇蛋白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制备的呈味基料具有食用菌特有的浓郁芳香味,并且味道鲜美适口,醇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