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对酿酒工业生态及其发展的思考(提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针对酿酒工业粮耗大,废糟液排放多,劳动强度高的现状,提出了创建酿酒工业生态系统的设想,使传统发酵的生产产业,结合酿酒工业生态工程技术向现代生产产业发展,印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从优质窖泥中分离得到多种菌株,利用活细胞固定化技术对混合菌株的产酸情况进行了研究。分别以改良的巴克培养基和酒糟浸出液为基础,通过改变培养基成份,用气相色谱分析检测不同发酵条件下各种有机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甲酸、戊酸对混合菌种产酸有抑制作用,乙酸钠与固定化菌株产酸呈正相关:以乙酸+乳酸、乙酸+丙酸、乙酸+丁酸、丙酸+丁酸混合作为碳源,对己酸的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株对底物的转化趋势是:乙酸→丁酸→己酸;同时还发现,氮、磷对固定化菌株有机酸的产生影响很大。此外,对固定化菌株发酵酒糟浸出液的有机酸产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较为理想,可用于浓香型白酒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发酵期的大曲曲样中分离出产淀粉酶的菌株共72株,其中细菌37株,霉菌27株,酵母8株,分别培养分析其淀粉酶同工酶,对酶谱作了比较。该研究对阐明发酵过程中各微生物菌群间的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微机控制架式大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酶类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几家名酒厂微机控制大曲发酵过程中大曲的微生物类群及生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料和高温环境条件下,淀粉酶产生菌和耐热微生物在大曲微生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曲 皮与曲心相比较,微生物组成和几种主要水解酶类的活性有明显差异。本文还对大曲微生物区系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在酒糟上的生长和产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从70年代美国饲养业把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以来,欧、美、日、苏等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许多国家都将饲用酶作为提高饲料效率,促进动物生长,减少疾病的一种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广泛使用。 酿酒业每年要排出大量废弃物,四川是酿酒大省,据测算每年有近千万吨废弃物未经处理或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地区生态环境带来恶劣影响。同时。酿酒废弃物是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的发酵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降解机理,并对其发酵生产及应用前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温大曲中一株高温霉菌的特性及功能的研究寇运同,王忠彦,胡永松,门芸,邓小晨,陈德兴四川成都大学生物工程系(610064)贵州湄潭酒厂(564100)关键词中温大曲;微生物;假华根霉;特性研究1.菌种高温霉菌,由名酒厂曲子中分离纯化而得,已经鉴定为假...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多菌种连续发酵及其产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固定化活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了多菌种连续发酵。用三十支发酵柱模拟白酒的发酵窑池,以不同的发酵柱代表窑池发酵的不同阶段,人工控制温度,通过改变培养基成份进行连续发酵,用气相色谱分析检测不同发酵条件下以及不同发酵阶段的总酸、总酯、乙醇、pH值以及各主要有机酸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丁酸在19号柱达到峰值,己酸在22号柱达到峰值;微生物数量在7号柱达到峰值后下降,在19号柱最低,随后又有上升趋势;发酵柱中厌气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群。此外,对固定化菌株发酵酒槽浸出液的有机酸产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