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轻工业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鉴定了从腐烂蓝藻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细菌,利用液态发酵法探讨了碳、氮源等对其发酵产蛋白酶的影响并研究了其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菌可归入沙雷氏菌属,定名为Serratia marcescens SYBC YH,其最适碳源为果糖、葡萄糖、羽毛粉或玉米粉,最适氮源为玉米浆粉、酵母膏和牛肉膏;该菌还可以蓝藻为唯一氮源发酵产耐有机溶剂蛋白酶.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2.
从浙江省台州市剑门港海区采集海底淤泥样本,以几丁质作为惟一营养因子,筛选出5株几丁质酶产生菌,对其中一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从形态学、生理生化、脂肪酸组成及含量、G+C含量、醌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了鉴定(gene Bank:HM136777)。结果表明,该菌属于慢生根瘤菌科(Bradyrhizobiaceae),芽生杆菌属(Blastobacter)中的一种,命名为Bradyrhizobiaceae blastobacter SYBC-H2。P-B实验结果显示,几丁质、葡萄糖及玉米浆粉是该菌株产几丁质酶的关键营养因子,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Contral Composite Design)对该菌株的产酶培养基进行了成分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主要成分几丁质、葡萄糖和玉米浆粉质量浓度分别为2.7、0.85、2.64 g/L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达到5.70 U/m L。  相似文献   
3.
从浙江省台州市剑门港海区采集海底淤泥样本,以海带作为唯一营养因子筛选出3株SOD产生菌,并对其中1株产SOD活性较高的菌株从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鉴定,该菌属于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芽胞杆菌属(Bacillus),蜡样芽胞杆菌(cereus),命名为Bacillus cereus MBRH3。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Contral Composite Design)对该菌株的产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主要成分玉米浆粉、海带浆、葡萄糖和硫酸锰质量浓度(g/L)分别为4.5、4.11、2.10和0.62时,SOD活性最高达到203.38U/mL。还未曾发现该菌能够利用海带生产SOD的文献报道。本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M2013581)。  相似文献   
4.
为向几丁质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作者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高产几丁质酶活性的细菌。经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鉴定表明该菌属奈瑟菌科,Chitinibacter属,命名为Chitinibacter sp.GC72。经1L发酵体系检测,其粗酶液酶活可达2835U/g。利用薄层层析法、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对其酶解几丁质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产物主要为N-乙酰-D-氨基葡萄糖。最后利用该酶进行了多次酶解实验,证实投入3.44U酶量经27h转化可降解200mg几丁质至159mg N-乙酰-D-氨基葡萄糖,收率为79.6%。  相似文献   
5.
以一株产几丁质酶细菌Chitinolyticbacter meiyuanensisSYBC-H1为材料,对几丁质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介质和SephadexG-100分子筛层析柱处理其所产几丁质酶,获取纯度为95%以上的几丁质酶。酶学性质表明,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6.5,在50℃以下较为稳定,在pH值为5.0时最稳定,β-巯基乙醇有利于防止半胱氨酸氧化而增加几丁质酶稳定性,EDTA可增加该酶稳定性,Na+,K+对几丁质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Zn2+,Mn2+,Fe2+,Fe3+对几丁质酶有较大的抑制作用。SYBC-H1几丁质酶可把虾皮水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水解率为21.8%。  相似文献   
6.
从台州市剑门港海区的海底淤泥中采集样品分离得到4株具抗菌活性的微生物,其中一株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该菌作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G+C)mol%含量等研究,确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BRC1。采用BLAST Clustal W(V 1.83)及Mega(V 5.1)等软件对其进行了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确立了该菌株在系统发育上的地位。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对该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利用牛津杯法对该菌胞外的抑菌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BRC1胞外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物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枯草杆菌(B. subtilis) 和大肠杆菌(E. coli) 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解淀粉芽孢杆菌YP6基因组中编码碱性磷酸酯酶(AP2)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异源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长1 752 bp,编码583个氨基酸,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预测AP2的分子量为66 kDa,等电点为8.62,是一种结构稳定、亲水性高且有信号肽的碱性蛋白;经保守结构域分析和多序列比对,发现AP2具有PhoD超家族,并且含有与其它PhoD酶相同或相似的金属离子结合位点。酶学性质测定结果显示,AP2的最适温度30℃,最适pH 5.5,属于一种新的PhoD酶;在金属离子变化过程中,Mn2+、Ba2+和Co2+始终对AP2有激活作用,Fe2+和Fe3+始终对AP2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EDTA-2Na、L-组氨酸、L-丝氨酸和L-半胱氨酸均能抑制AP2的活性;AP2对底物DPP和pNPP的kcat/Km值分别为1.1×105L/(mmol·s)和8.8×102L/(mmol·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