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镧-钼合金电镀及其析氢电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钛基上La-Mo合金电镀方法及其工艺条件。经测试,合金镀层结合力强、硬度高、耐腐蚀及耐热性能优良。以钛基电镀La-Mo合金镀层作为阴极,在300g/L NaCl溶液中,在60℃,电流密度为300mA/cm^2下电解,能降低氢超电势680mV,显示了钛基电镀La-Mo合金镀层优良的析氢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对乳状液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进行单一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对以N263为载体的乳状液膜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油水界面混合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重排”的假设,解释了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效机理,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发展概况,以及生产中所需的主要原料及主要的反应步骤,提出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和对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聚氨酯弹性体合成方法,通过试验确立了较为理想的合成工艺及参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醋酸乙烯单体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低温乳液聚合的新工艺。 该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缺点,可加快聚合反应速度,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讨论了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对单体聚合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引发体系用量和聚合温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两种不同省份的乌龙茶(4个福建铁观音乌龙茶和3个台湾软枝乌龙茶)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比较它们在挥发性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它们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显示,在7个乌龙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1种,成分均以醇类、碳氢和酯类化合物为主,其余化合物含量均较低;铁观音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橙花叔醇、吲哚、2-甲基丁酸-2-苯乙酯、α-法呢烯、丁酸苯乙酯、己酸-2-苯乙酯、己酸-3-己烯酯、茉莉内酯、植醇、苯乙醇、芳樟醇、依兰烯、茉莉酮等;台湾软枝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香叶醇、吲哚、芳樟醇、橙花叔醇、脱氢芳樟醇、α-法呢烯、茉莉内酯、咖啡因、茉莉酮、水杨酸甲酯、茉莉酮酸甲酯、苯乙腈、植醇、己酸-3-己烯酯等。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两种不同省份的茶叶之间能实现较好的区分,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香叶醇、橙花叔醇、芳樟醇、2-甲基丁酸-2-苯乙酯、水杨酸甲酯、α-法呢烯、苯乙醇、茉莉酮酸甲酯可能是导致两种不同省份茶叶香气差异的关键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我国2种不同省份的白茶(云南月光白茶和福建白毫银针白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它们在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结果在2种白茶中共鉴定出香气成分92种,共有香气成分56种;两种白茶香气成分均以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其余化合物含量均较低;月光白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芳樟醇、十三烷、咖啡因、二氢猕猴桃内酯、2,2',5,5'-四甲基-1,1'-联苯基、芳樟醇氧化物、D-柠檬烯、β-蒎烯、2,6,10,14-四甲基十五烷等;而白毫银针白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β-蒎烯、十二烷、雪松醇、苯乙醇、(Z)-3,7-二甲基-1,3,6-辛三烯、水杨酸甲酯等。  相似文献   
8.
CTI(相对起痕指数)测试可以模拟绝缘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表面污物和潮气等而产生漏电的情况。聚苯硫醚(PPS)是一种主链含苯环的热塑性材料,其成碳能力很强,纯PPS的CTI只有150 V,通常可以通过添加成碳能力差点材料组成合金来提升CTI。聚酰胺66(PA66)是一种主链不含苯环的高分子材料,成碳能力较差,纯PA的CTI高达600 V,并且与PPS有一定相容性,可以通过与PPS共混提升PPS的CTI。本研究成功制备出了不同PA含量的增强与非增强PPS/PA合金并系统研究了二元和三元体系的CTI性能,此外还对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PA含量越高,材料的CTI越高,主要是由于PA不易成碳所以添加量越大材料越不易成碳起痕。同时还发现玻纤的填充对CTI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了以松轻油为原料合成浮选起泡剂的方法,并通过对天然矿的浮选试验证明,所合成的起泡剂其选矿效率不亚于2号油,从而提出了用松轻油取代优质松节油进行工业性生产浮选起泡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