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理格网与空间单元的划分是将基于多维指标的量化评价结果转化为地理空间信息的关键过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风险不仅取决于湿地类型,更取决于其外部环境,而景观特征评估为此提供了一种更加综合整体的空间单元划分方法。以广东省为例,探索基于景观特征评估方法来划分湿地景观特征单元,并采用简单风险指数模型构建基于网格与景观特征单元的多尺度湿地退化风险评价体系。地理格网评价结果有助于识别高退化风险湿地斑块,而湿地景观特征单元为整合高度分散的湿地斑块及其网络提供了多维度、可识别、面向管理的空间边界与框架,为区域生态系统评价与保护的空间划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锂电池中不规则的树状锂枝晶生长导致电池电化学性能受限、寿命短和安全性低,成为锂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障碍。总结了锂枝晶的生长机制和抑制策略,分为4种锂枝晶生长模型(表面成核与扩散模型、异质成核模型、空间电荷模型和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模型)。根据锂枝晶的生长模型,分类阐释了近年来的抑制策略,包括隔膜修饰、电极设计和电解质改良。研究结果表明,开发Janus膜和隔膜涂层材料是最有前景的隔膜修饰方法;通过施加磁场、涂覆涂层等方法改进锂金属阳极是有效的电极设计策略;凝胶电解质是未来电解质改良的发展趋势之一。锂枝晶的抑制策略研究为开发高性能锂电池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绿色材料之一,在锂电池器件中的应用是能源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综述了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材料研究进展,从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材料的选择,包括纤维素微米纤维基隔膜、纤维素纳米纤维基隔膜、纤维素衍生物隔膜与其他生物质基隔膜的制备与应用,并从无机填料改性、有机共混改性与化学改性三个方面阐述了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的主要改性方法,并对未来生物质基锂电池隔膜在储能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生物质基隔膜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其性能的优化设计以解决锂枝晶生长等问题造成的安全局限性,以及通过材料改性方法突破传统材料的限制和实现性能飞跃式提升。  相似文献   
4.
线型水乡是岭南水乡的特色风貌类型之一,随着城市发展需求的日益增长,大量线型水乡参与到城市更新当中。以经济账为本的“房地产”改造逻辑,导致产生水乡特色形态丧失、水乡文化传承断裂等一系列问题。为确保将线型水乡整体性、多元性、可持续性的有机更新意图有效传导,提出一种基于“人-村-水”共生关系视阈下有机更新意图传导方法:建立运行机制和技术框架,构建共生要素谱系,提炼关键管控要素,进而实现多维有机更新意图。结合南沙实践案例,提出总体引导、小规模单元管控、地域性场景建构等有机更新路径,为我国岭南水乡高质量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