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决酒花干燥生产过程中干燥时间长、干燥不充分等问题,本研究以甘肃地区主产酒花品种‘拓璞1号’为研究对象,利用改造烘箱模拟车间单层高床烤池的烘干方式,研究了不同变温干燥模式对酒花水分含量及酒花层相对湿度的影响。实验筛选出了两种较优的变温干燥模式,即在酒花烘干过程中,温度设置由30 ℃上升到50 ℃(30~50 ℃)以及由30 ℃上升到60 ℃后下降到40 ℃(30~60~40 ℃),其在7 h内可分别使酒花整体水分下降54.48%及49.82%。分析车间干燥曲线,30~50 ℃模式下呈线性拟合(R2>0.95),30~60~40 ℃模式下呈Weibull分布函数(β<1),表明以上两种变温模式下的干燥类型分别为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进一步验证了30~50 ℃变温干燥模式下干燥效率更高。而30~60~40 ℃变温干燥的酒花具有更高的精油含量,约比30~50 ℃变温干燥下高43%。研究表明,酒花干燥应采用前期低温(30 ℃)、后期高温(50 ℃)的方式;为获得更多的精油含量,可适当降低酒花干燥后期的温度(40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