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1998年下半年,国家投资2900亿元资金,力争用五年时间对农村电网进行建设和改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完成80%以上。改造结果众所周知,电网的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等各项安全经济技术指标都有了质的飞跃。经过“两改一同价”,目前农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茶多酚对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将不同添加量(0.00%、0.01%、0.05%、0.10%、0.50%、1.00%)的茶多酚加入到羊肉肌原纤维蛋白中,测定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乳化性能、保水性、质构特性,观察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添加量为0.10%时,羊肉肌原纤维蛋白的表面疏水性最小,疏水基团暴露程度最轻,乳化活性指数达到最大(4.88 m2/g),乳化稳定性指数(86.54%)和保水性(95.22%)均达到最佳;随着茶多酚添加量的增加,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硬度、咀嚼度、胶着度均显著上升(P<0.05),弹性、内聚性、回复性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添加适量茶多酚可以显著改善羊肉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特性,并且凝胶的微观结构更加致密、空隙更小、形状规则且分布均匀;茶多酚与肌原纤维蛋白的非共价结合和共价结合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并且这种作用强度随着茶多酚添加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柿饼出霜中糖的转化与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进行出霜处理的半成品柿饼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和甘露醇的含量变化及其迁移规律,研究表明:柿饼出霜过程不仅是其内部糖分向表层迁移和结晶的过程,同时还伴随有蔗糖水解为葡萄糖与果糖以及果糖转化为甘露醇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变流器是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且其故障率较高。为提高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可用率,减少运行和维护费用,根据变流器的电流变化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功率管开路故障诊断方法。方法首先采用基于绝对值的归一化Park矢量法进行故障检测,然后根据归一化电流平均值定义了故障定位变量,并利用归一化电流绝对平均值构造了自适应阈值;最终,通过故障定位变量与自适应阈值的比较结果识别变流器故障功率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实现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和网侧变流器的多功率管开路故障诊断,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东弗里生绵羊泌乳期产奶量、乳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酶凝乳特性的相关性,本实验研究了东弗里生绵羊泌乳期间产奶量、乳成分及酶凝乳的硬度、持水力的变化,并对硬度、持水力与乳成分的相关性作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泌乳期,东弗里生绵羊的产奶量有显著的变化,从泌乳初期产奶量高于整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的2.8%,到中期高于平均产奶量的17.1%,末期变为低于平均产奶量的19.9%;绵羊乳的总固体、蛋白质、酪蛋白和脂肪含量以及钙含量在泌乳期显著增加,乳糖含量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显著;泌乳期中酶凝乳的硬度有所增加,初期到中期增加比较明显,中期到末期增加变得缓和,持水性在泌乳期有所降低,初期到中期降低比较明显,中期到末期降低变得缓和;酶凝乳的硬度、持水性与绵羊奶的酪蛋白、脂肪、钙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酶凝乳的硬度会随着酪蛋白、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酶凝乳的持水性随着酪蛋白、钙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增高;硬度和持水性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以上结果可为绵羊奶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爱武  萨丽娜  吴敬 《食品科技》2003,(Z1):235-237
本实验分别采用高压静电干燥法、热风干燥法及自然风干法对新鲜牛肉、羊肉进行干燥.通过对干燥工艺条件的比较及制品理化指标的分析,再结合感官指标的综合评价,表明采用高压静电干燥可以明显改善制品的感官品质,其理化指标也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文明  高爱武  刘雪峰  杨凡 《包装工程》2007,28(11):22-24,30
对新鲜Cheddar干酪采取抽真空处理、抽真空及防腐处理、涂蜡处理、涂蜡及防腐处理.对4种处理条件下30天成熟时间内的干酪的质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方法处理的干酪硬度变化趋势整体为成熟前期增加之后降低.其中,涂蜡加防腐处理组的干酪硬度显著低于其他3种处理组.黏着性在30天内整体呈下降趋势,到试验结束时涂蜡处理组的黏着性降到最低点,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凝聚性在30天内的变化呈升高趋势.试验结束时涂蜡加防腐剂处理组的凝聚性降到最低值,并显著低于其它3种处理组.弹性的变化在30天内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到试验结束时涂蜡加防腐剂处理组的弹性降到最低值,并显著低于其它3组.  相似文献   
8.
食品物料中大都有水分存在,而水分子作为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中有着极强的响应,本研究从优化微波稳定米糠工艺的角度出发,以米糠脂肪酶残余活力和酸价为主要指标值,着重考察米糠水分含量对微波稳定米糠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米糠水分含量对微波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微波稳定米糠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米糠含水率>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微波稳定优化水平组合为米糠含水率23%、微波功率800 W、微波处理时间105 s,该优化条件下米糠脂肪酶残余活力为20.24%,显示出高抑酶率且对米糠无热损伤。同时,以原始米糠为对照,将按上述最优条件处理的米糠和仅以功率800 W、时间105 s处理的米糠进行储存对比实验,定期测定米糠酸价以验证协同水分调节的最优微波稳定方案的稳定效果,实验证明,水分调节和微波协同作用处理后的米糠储存时间最长,分别为原始米糠储存时间的3.4倍和仅微波处理米糠的1.5倍,证实基于水分调节的微波处理对米糠稳定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选用4株酵母菌和2株乳酸菌固态发酵马铃薯渣,通过测定发酵产物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变化情况,确定酵母菌与乳酸菌的共生关系,最终筛选生产SCP(单细胞蛋白)的适宜菌种组合。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菌株配伍为酿酒酵母+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经过发酵,马铃薯渣粗蛋白含量为35.63%,真蛋白含量为14.05%。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影响和限制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为短路流和短路流中的颗粒浓度,而影响和控制短路流及其中颗粒浓度的结构因素又为切向入口下缘至芯管入口断面环隙的垂直距离的假定。以此假定为基础建立分离模型导出了新的临界粒径计算式。新的临界粒径计算式涵盖的影响因素全面,且各参数均具有明确的几何物理意义,使用中便于确定其值。此计算式避免了同类算式Rosin公式中的参数Ⅳ凭借经验在一定范围内人为取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