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11篇
  免费   1219篇
  国内免费   1228篇
电工技术   167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776篇
化学工业   3701篇
金属工艺   1678篇
机械仪表   1874篇
建筑科学   2548篇
矿业工程   1852篇
能源动力   755篇
轻工业   4221篇
水利工程   1454篇
石油天然气   1730篇
武器工业   358篇
无线电   26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07篇
冶金工业   1185篇
原子能技术   374篇
自动化技术   2811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549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734篇
  2012年   2227篇
  2011年   2645篇
  2010年   1245篇
  2009年   1068篇
  2008年   1786篇
  2007年   1884篇
  2006年   1823篇
  2005年   1803篇
  2004年   1861篇
  2003年   1372篇
  2002年   1067篇
  2001年   1108篇
  2000年   1001篇
  1999年   789篇
  1998年   833篇
  1997年   768篇
  1996年   652篇
  1995年   648篇
  1994年   676篇
  1993年   489篇
  1992年   546篇
  1991年   518篇
  1990年   538篇
  1989年   439篇
  1988年   277篇
  1987年   319篇
  1986年   303篇
  1985年   292篇
  1984年   290篇
  1983年   290篇
  1982年   271篇
  1981年   236篇
  1980年   234篇
  1979年   147篇
  1978年   82篇
  1976年   46篇
  1975年   45篇
  1973年   5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分别以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和肉桂酸为原料,经过酰氯化与天然二氢黄酮化合物橙皮素反应得到3种橙皮素酯类衍生物,并鉴定了它们的结构。体外比较测定了它们在多个浓度下清除羟自由基(·OH)、2,2-二苯基-1-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的活性,并研究了它们对亚油酸自氧化、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抗植物油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此3种橙皮素酯类衍生物在体外自由基测试模型中均具有清除活性,并且与浓度呈正相关性,橙皮素-7-苯甲酸酯(化合物2)和橙皮素-7-山梨酸酯(化合物3)对亚油酸自氧化、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抗植物油氧化能力均强于橙皮素,可作为食品抗氧化剂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钱顺峰  陈军  全璐 《模具制造》2015,15(2):24-26
介绍了东风"御风"的后轮罩外板的工艺设计,并对其中一些工艺优化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瓜蒌新品种皖蒌15号是以皖蒌7号为母本,1号雄株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根据对定植后1年生瓜蒌和2年生瓜蒌的适应性、熟性、丰产性、抗病性、产籽率鉴定结果,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炭疽病、根结线虫病,抗逆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精炼菜籽油和25#矿物绝缘油浸渍绝缘纸,并对浸渍后绝缘纸在20~120℃温度范围的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和击穿电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精炼菜籽油浸渍后绝缘纸的相对介电常数升高;高温下介质损耗角正切值降低;工频短时击穿电压升高,耐长时击穿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7.
万福煤矿-820 m水平井底车场首次探查三灰含水层时,单孔最大出水量达到350 m~3/h。由于钻孔孔身靠近已掘巷道、岩层结构差、水压高、出水量大等原因,钻孔出水处于不可控状态,造成安全隐患。设计采用泄压注浆法来封堵高压大流量不可控探水钻孔。通过向探水孔三灰区块施工3个疏降钻孔,对高承压水进行疏导、降压,减小探水孔的水压及流量后,直接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实现了不可控探水孔的有效封堵,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对锂辉石-氧化钙烧结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绘制了各反应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图。结果表明,Al2O3会优先和Na2O、Li2O、K2O反应,然后与CaO反应生成CaO·Al2O3,而且烧结温度需高于1060℃以保证LiAlSi2O6能够完成晶形转变。并探讨了锂辉石-氧化钙烧结法提锂的反应机理。考察了不同烧结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并对熟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配料比为1∶1.25、烧结温度1150℃、烧结时间60min时,锂的浸出率达到92.14%,熟料中的主要物相为Ca2SiO4与LiAlO2。利用XRD和扫描电镜-能谱联用仪(SEM-EDS)对熟料与浸出渣的物相、显微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表征。为了确定烧结反应的控制性步骤,在最优烧结条件的基础上对烧结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锂辉石-氧化钙烧结体系属于球形颗粒三维界面化学反应控制,烧结过程的动力学拟合方程为1-(1-x)1/3=0.00677t。  相似文献   
9.
10.
The concept of“robust dynamics”describes the incorporation of mechanically interlocked molecules(MIMs)into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materials such that large amplitude motions(e.g.,rotation or translation of a macrocycle)can occur inside the free volume pore of the MOF.To aid in the preparation of such materials,reticular synthesis was used herein to design rigid molecular building blocks with predetermined ordered structures starting from the well-known MOF NOTT-101.New linkers were synthesized that have a T-shape,based on a triphenylene tetra-carboxylate strut,and their incorporation into Cu(II)-based MOFs was investigated.The single-crystal structures of three new MOFs,UWCM-12(fof),β-UWCM-13(loz),UWCM-14(lil),with naked T-shaped linkers were determined;β-UWCM-13 is the first reported example of the loz topology.A fourth MOF,UWDM-14(lil)is analogous to UWCM-14(lil)but contains a[2]rotaxane linker.Variable-temperature,2H solid-state NMR was used to probe the dynamics of a 24-membered macrocycle threaded onto the MOF skelet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