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4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300篇
电工技术   32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89篇
化学工业   978篇
金属工艺   312篇
机械仪表   335篇
建筑科学   487篇
矿业工程   151篇
能源动力   191篇
轻工业   512篇
水利工程   94篇
石油天然气   303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6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2篇
冶金工业   313篇
原子能技术   78篇
自动化技术   86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A novel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nano-Cu/Si3N4 ceramic substrate is proposed. The nano-Cu/Si3N4 ceramic substrate is first fabricated using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with the addition of nanoscale multilayer films (Ti/TiN/Ti/TiN/Ti) as transition layers.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nano-Cu metal layer and the interface between Cu and Si3N4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higher SPS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grain size of the nano-Cu metal layer and affects the hardnes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transition layer evolves significantly after SPS. Ti in the transition layer can react with Si3N4 and with nano-Cu to form interfacial reaction layers of TiN and Ti–Cu, respectively; these ensure stronger bonding between nano-Cu and Si3N4. Higher SPS temperatures improve the diffusion ability of Ti and Cu, inducing the formation of Ti3Cu3O compounds in the nano-Cu metal layer and Ti2Cu in the transition layer. This study provide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a new type of ceramic substrate.  相似文献   
2.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 Aluminum based reflective nanolens arrays were developed via a series of aluminum electropolishing and anodization steps with subsequent selective dissolution of...  相似文献   
3.
Ceramics with mullite whiskers were prepared from coal fly ash and Al2O3 raw materials, with AlF3 used as an additive. The phase structur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the ceramics were identified via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pickling of coal fly ash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ceramics.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AlF3 addition were also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reation of ideal ceramics. The ceramic made from pickled coal fly ash, 6?wt% AlF3, and sintered at 1200?°C, exhibited the highest flexural strength of 59.1?MPa, and had a bulk density of 1.32?g/cm3 and porosity of 26.8%. The results show that ceramic materials mad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are ideal candidates for manufacturing ceramic proppants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花粉浓度预报的准确率,解决现有花粉浓度预报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VM)的花粉浓度预报模型。首先,综合考虑气温、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力、日照时数等多种气象要素,选择与花粉浓度相关性较强的气象要素构成特征向量;其次,利用特征向量与花粉浓度数据建立SVM预测模型,并使用PSO算法找出最优参数;然后利用最优参数优化花粉浓度预测模型;最后,使用优化后的模型对花粉未来24 h浓度进行预测,并与未优化的SVM、多元线性回归法(MLR)、反向神经网络(BPNN)作对比。此外使用优化后的模型对某市南郊观象台和密云两个站点进行逐日花粉浓度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预报方法,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花粉浓度未来24 h预测精度,并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Four issues per volume a year,CHINA’S REFRACTORIES is distributed worldwide by airspeed delivery at no extra cost to subscribers.  相似文献   
6.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提出了一种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评估方法:信息资产分析方法、本地灾难恢复和远程灾难恢复等级的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灾难恢复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该方法可以使评估结果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7.
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器外预硫化型加氢催化剂MoNiP/γ-Al2O3的加氢脱硫初始活性及其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使用不同配方的硫化剂,在反应温度160℃、浸渍温度160℃、浸渍时间4h、氮气热处理温度300℃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较好,部分可以达到器内预硫化催化剂的效果,但其加氢活性稍弱;二苯并噻吩在器内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的历程类似,但是对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而言,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主要依赖于氢解历程。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储存稳定性较好,长期储存后仍可以维持较高的HDS活性。  相似文献   
8.
对己二腈工业反应器提出了两釜串联带回流的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出模型的级间返混系数 f=6的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工业反应器中物料组分浓度变化和气、液两相的流动特性;指出了现工业反应器的鼓泡中和段体积偏小是造成己二酸浓度偏高的关键;提出了可以通过增加串连一个鼓泡预反应段的改造方案,能有效地降低己二酸的浓度,从7%降至4%左右,从而能较好地减缓腐蚀和结焦。  相似文献   
9.
油田污水中咪唑啉缓蚀剂浓度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评价了油田污水中咪唑啉缓蚀剂浓度检测的七种方法 ,其中紫外光分析法和显色反应法适合于低浓度咪唑啉缓蚀剂检测 ,且方法简便、速度快、成本低 ,检测浓度范围 2~ 5 0mg/L。  相似文献   
10.
多变量自校正解耦控制器的全局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柴天估 《自动化学报》1989,15(5):432-436
本文对多变量自校正解耦控制算法[1]进行了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 即使用于非最小相位系统仍然具有全局收敛特性,即以概率l输入输出向量采样均方有界, 广义跟踪误差向量条件采样均方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