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水利工程   5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近年来,运用水文模型来研究流域水文状况越来越普遍,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的典型小流域为例,基于SWAT和WetSpa Extension两个模型,从模型的输入数据、模型的参数和模型模拟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为该区水沙模拟选择合适水文模型并为将来模型性能的改进提供参考。连续15年的校准验证表明:两个模型都能得到较好的结果,而SWAT模型能应用于水文及泥沙等模拟过程,相对来说功能更全面;WetSpa Extension模型目前仅能提供水文模拟的模块,优点在于模拟时间步长较任意,可进行洪水模拟。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毛竹纯林地植被结构配置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安吉县过度开发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土壤样品采集和测试,比较分析不同毛竹林地0~20 cm土层的土壤性质,并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毛竹林地不同结构配置的土壤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林下灌木、灌草结构的配置,毛竹林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得到提高,土壤黏粒含量增加,土壤质量指数上升。其中,毛竹林林下灌草结构配置的效果优于灌木结构的配置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过度垦复毛竹林地下层植被结构模式对林地植物类型的影响,对安吉县试验区不同结构模式的毛竹林地开展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区毛竹林物种相对较为丰富,共计有70个植物物种,其中草本类物种占50.0%以上。在植物类型上,主要以菊科、百合科、蔷薇科、西草科等为主。与毛竹林对照试验区相比,林下种植灌木或灌草后可以明显增加林地的植物类型。  相似文献   
4.
毛竹林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林地过度经营开发导致了林地生态系统的恶化,通过实施林下灌草植被恢复可以改善林地植被结构、增强水土保持功能和改善林地土壤性状。因此,开展毛竹林下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评价,有利于指导毛竹林的经营与管理。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毛竹纯林下种植灌木和种植灌草两种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持水能力和孔隙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过度开发毛竹林地进行植被恢复可以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数量,提高土壤持水能力11%~26%,土壤持水能力与孔隙数量有密切的关系。毛竹纯林、毛竹林下种植灌木和种植灌草模式的灰色关联度平均值分别为0.5273,0.6441和0.7652,说明毛竹纯林下种植灌草植被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最优,该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毛竹纯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5.
以土壤流失方程为理论基础,筛选合理的土壤侵蚀因子计算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苍南县昌禅溪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昌禅溪小流域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其所占面积比例为94.80%;其次,轻度侵蚀面积占3.31%;其他类型侵蚀强度所占比例共计1.89%;小流域内没有出现剧烈侵蚀。在土壤侵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小流域现场调查,分析影响小流域土壤侵蚀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