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7篇
水利工程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在全国还有不少地区存在酱油供应紧张的情况,在这种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酱油质量也很难做到真正的提高,所以增加酱油产量是目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在增产的各项措施中,提高氮利用率是一个少化钱、不化钱而在较短时期内可以收效的办法,值得重视。提高氮利用率除在思想认识上明确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外,还需要有一个踏实的工作步骤,以便早日取得增产实效。为此,  相似文献   
2.
毛蚶因被视为甲肝病毒的载体而禁止食用,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那么,毛蚶真的没有利用价值了吗?我认为,作为一种副食品资源,毛蜘通过科学改造,还是可以综合利用的。一是改善毛蚶生存环境及采集管理,不使毛蚶被病毒污染;二是不直接作为生冷食品,而是作为原料制造调味品。前者属动物生理学范畴,后者则是调味品工业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为使我国酿造工业加快发展速度,少走弯路,有必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制订本世纪的改革方案。就时弊而言,下列数端较为突出: (一)衡量产品质量还存在盲目性,主要反映在: 1.唯老法观点因为酱油是我国数千年来的调味品,难免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括介绍了上海酿造一厂新建年产15000吨酱油车间采用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并重点的报告了国内转锅蒸料、制曲和发酵设备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一、设备技术的过去和现在 酱油是我国传统调味食品,已有数千年的生产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古法泡制”,工艺及设备极为落后。解放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酿造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更为突出。以上海为例,私营厂于1957年前后改为公私合营时,厂里还看不到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酿造学会自1980年在福州成立以来已届十年,这十年来我国酿造工业的生产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酿造学会曾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曾任酱油、酱学组副组长十年的我,对此感受尤为深刻。 十年来我们运用学会能纵、横向地组织行业内外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特点,组织了本行业内的和行业外的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共同协作,充实了行业内原来较为薄弱的技术力量。学会合理地运用这一增强了的技术力量,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技术交流,通过开  相似文献   
7.
查阅了美国1978~1979年出版的几本食品微生物方面的专著,其中有1.Jay J.M.1978.ModernFood Microbiology(现代食品微生物学,以下简称吉氏微生物学);2.Beuchat L.R.1978 Foodand Beverage mycology(食品与饮料真菌学,以下简称勃氏真菌学);3.Pederson C.S.1979.Microbiology of Food Fermentations(食品发酵微生物学,以下简称派氏微生物学),都算是比较新版的书了,但是关于酱油的记载却有不少重要的疏漏及错误,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科技情报对外交流存  相似文献   
8.
燃气工程项目多为国有投资的公益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资金占用大、影响因素多等特点.燃气工程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和保修期阶段,加强燃气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将对燃气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我国酿造业在解放后得到了新生。工艺及设备都有了许多创新,生产发展更为迅速。与此同时,我们有了自己的全国性刊物——《调味副食品科技》,这几年来,它为推动酿造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由于党中央及国务院的关心和重视,全国性的食品工业协会成立后,又将成立全国性的  相似文献   
10.
酱油中可否添加酱色经常有所争议。每一问题之争议常有一关键,抓住关键而议即可迎刃而解。 酱色之争关键何在?一致认为“清费者需要”。消费者究竟为何需要?众云红烧之菜色不够深。由此可知,并非酱油本身需要增色,乃系红烧菜肴需要增色,亦即并非酱油需要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