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付敏杰  聂尧  穆晓清  徐岩  肖荣 《化工进展》2014,33(11):3037-3044
异亮氨酸双加氧酶(IDO)可特异性的转化底物L-异亮氨酸(L-Ile)生成4-羟基-L-异亮氨酸(4-HIL),该产物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功能,可用于抗糖尿病、降胆固醇等。本研究结合了酶标显色和薄层层析(TLC)的方法从自然界中筛到了具有IDO活性的菌株,并将该菌株中的目的基因ido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获得重组表达菌株,并且验证该菌具有IDO的转化功能。本研究优化了转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同时通过30℃过夜温育菌体细胞的方法,使该菌株全细胞转化合成4-HIL的产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2.
密闭取心作业受到地层、井筒和地面环节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室测定油、水饱和度值往往偏低,有必要开展饱和度校正方法研究。综合考虑岩心压敏效应、流体体积变化及脱气排液等因素对饱和度的影响,遵循物质守恒定律,以体积为单位计算岩心从地下至地面的油水相损失总量;充分考虑储层物性品质对相渗形态的影响,精细相渗分类;最终基于相渗分流理论和分段插值原理,提出密闭取心正演分段插值饱和度校正方法。该方法已在南海东部X油田B井成功应用,在不同物性品质油藏中都展现出很好的校正准确度和解释精度,对剩余油分布研究及后续潜力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时间高强度注水开发导致疏松砂岩油藏形成次生大孔道,注入水无效循环,严重影响原油采收率。为此,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堵剂的封堵规律,开展了精细调堵可视化模拟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等剂量堵剂封堵深度越大波及系数越高,应致力于研发低成本深部调驱体系;剩余油分布对调堵作业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若剩余油集中在油井附近,则应进行深部堵水;而剩余油富集在水井附近,则应适当进行近井调剖;堵剂投放量存在一个经济限度,实验条件下封堵段塞长度为井距的10%左右时,封堵时效果最佳,且二次调堵效果优于一次调堵;对于弯曲大孔道地层,应尽可能在弯曲后段的远井地带进行封堵,以充分发挥大孔道高导流能力和井口附近高压力降的协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密闭取心作业受到地层、井筒和地面环节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室测定油、水饱和度值往往偏低,有必要开展饱和度校正方法研究。综合考虑岩心压敏效应、流体体积变化及脱气排液等因素对饱和度的影响,遵循物质守恒定律,以体积为单位计算岩心从地下至地面的油水相损失总量;充分考虑储层物性品质对相渗形态的影响,精细相渗分类;最终基于相渗分流理论和分段插值原理,提出密闭取心正演分段插值饱和度校正方法。该方法已在南海东部X油田B井成功应用,在不同物性品质油藏中都展现出很好的校正准确度和解释精度,对剩余油分布研究及后续潜力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常规酸液体系不适用于高温(>140℃)深部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为了获得耐温性能优良的酸液体系, 按质量比 12∶15∶30∶15∶0.125将氧氯化锆、 水、 异丙醇、 乳酸和木糖醇混合后在 50数 55℃条件下反应 3数 4h 合成了耐温有机锆交联剂 ECA-1, 优选出了酸化压裂用稠化剂 EVA-180, 确定了交联酸体系最佳配方: 20%HCl+0.8%~ 1.2% 稠化剂 EVA-180+3.0%~ 5.0% 交联剂 ECA-1+0.03%破胶剂 EBA, 研究了该交联酸体系的高温流变性能、 缓速性能、 破胶性能及体系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该交联酸体系的耐温抗剪切性能良好, 成胶强度>0.06 MPa, 140℃、 170 s-1条件下剪切 1 h后的黏度在 100 mPa·s左右; 与大理石反应 10 h后溶蚀率为 60%, 具有良好的缓速性能, 可实现深部酸化。此外, 该交联酸体系破胶彻底, 无残渣, 破胶液黏度为 3 mPa·s, 易于返排。微观结构分析表明, 有机锆的加入使稠化酸形成了具有错综致密网状结构的交联酸, 从而提高了交联酸体系的耐温抗剪切性能和缓速性能。图8表3参17  相似文献   
6.
王增宝  付敏杰  赵修太 《应用化工》2013,42(9):1559-1561
围绕沉淀型无机硅酸盐堵剂体系开展实验,考察了Ca2+(Mg2+)、矿化度、温度及水玻璃浓度对沉淀生成量的影响,得到钙(镁)双液法堵剂体系和充分利用地层矿化度的"盐敏效应"堵剂体系在内的2种堵剂体系,优化设计配方分别为"12%15%的SBL-1水玻璃+4%15%的SBL-1水玻璃+4%5%的CaCl2(或MgCl2)溶液"和"15%的SBL-1水玻璃+15×104mg/L的NaCl溶液";优选体系配方至少可耐200℃以上的高温,具有较好的封堵能力,封堵率大于96%,满足高温高盐油藏调剖堵水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耐高温改性酚醛树脂复合堵剂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可满足现场油田污水配制要求的复合堵剂体系最佳配方:3 000 mg/L HPAM+4.5%改性酚醛树脂+0.08%膨润土。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堵剂体系的耐温抗盐性能良好,可用于200℃的稠油热采井的调剖堵水作业;封堵性能良好,封堵率高达98.6%,80℃放置20 d进行后续水驱,封堵率变化不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聚合物微球、泡沫、微生物、含油污泥及微凝胶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深部液流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适应复杂油藏环境的耐温耐盐型、环境友好型深部液流转向体系以及复合深部液流转向体系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工程实施阶段业主的项目管理可描述为:在工程的实施阶段,业主的项目部和项目管理人员,按照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已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工程监理合同、其他合同及合同性文件,调动各方面的综合资源,对项目工程从开工至竣工的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及其他方面的目标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稠油油藏是未来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不利的油汽流度比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汽窜、指进现象严重,降低了波及系数,影响了稠油开采效果,开展稠油热采井的调剖堵水研究显得日益重要。结合中国稠油油藏的储层物性特征和注蒸汽开采工艺条件,对稠油热采过程中调堵体系的性能要求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各体系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出发,综述了聚合物冻胶、固相颗粒堵剂、泡沫、W/O型乳状液和盐沉析5种稠油热采调堵体系,指出各体系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优化解决方案。最后提出未来稠油热采调剖堵水的发展趋势,即合成低成本、高耐温性的化学药剂,加强机理探讨,开发复合调堵体系以及研究新型低伤害环保型调堵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