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双向等比例加载下的混凝土动态抗压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混凝土试件在多轴受力、不同应力途径下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大型静动态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双轴应力状态下等比例加载的动态抗压试验.双轴加载比例为1∶0、1∶05、1∶1,应变速率分别为10-5/s、10-4/s、10-3/s、10-2/s 4个量级.通过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应变速率、不同应力比情况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应力应变曲线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各种应力比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有提高.在相同应变速率下,与单轴动态受压相比,1∶0.5的应力比其抗压强度提高幅度大.  相似文献   
2.
薛晓锋  关萍 《山西建筑》2005,31(11):121-123
针对橡胶制品在桥梁上的应用日趋广泛,总结了桥梁用橡胶制品在支座、伸缩缝、止水带、拉索减振、空心混凝土预制梁预制及防落梁装置中的应用及现状,并对将来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关萍  薛晓锋  付岚岚 《山西建筑》2005,31(16):71-72
通过试验仪器、试验模型的种类及特点对风洞试验作了简要介绍,并论述了各种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了通过各类模型风洞试验分析得到的结果在设计和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材料破裂过程分析RFPA系统,对钢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素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的对比,发现由于钢骨、钢管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该种组合柱不但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而且延缓或抑制了混凝土中剪切裂缝的开展,提高了柱子的延性,对于提高建筑物的防倒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型钢-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对模型的建立、混凝土塑形损伤本构模型、钢材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型钢-圆钢管混凝土的短柱轴压、长柱失稳和构件的抗弯力学性能进行了算例验证,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力学模型和探讨的相关问题用来分析型钢-圆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合理的,且收敛性较好。研究中探讨的关键方法可为研究人员分析其它钢-混组合结构或构件提供借鉴,以及为设计人员设计构件提供参考。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钢骨-钢管高强混凝土的抗弯性能,采用截面分层组合法汇编非线性分析程序,分析不同钢管强度、钢骨强度、钢管厚度、钢骨截面惯性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组合构件的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回归分析,得出实用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对其抗弯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钢管壁厚的变化对组合构件的抗弯力学性能影响幅度最大;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整体吻合良好。研究结论对合理利用材料来提高组合构件的抗弯承载力,以及对组合构件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是有实际工程意义的。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SRHC短柱延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贾金青  关萍  王建胜 《工业建筑》2002,32(9):18-20,26
利用 14根剪跨比λ =2 0的试件对钢骨高强混凝土 (SRHC)短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分析了轴压力系数、配箍率对钢骨高强混凝土 (SRHC)短柱位移延性的影响 ,分析了短柱的主要破坏形态。并得出了影响因素和位移延性间的关系曲线。根据试验结果 ,在满足一定延性的基础上 ,提出钢骨高强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力系数限值  相似文献   
8.
发展了只适用于金属类材料的粘塑性统一本构理论,借助经典塑性理论的基本法则,建立了无屈服面和无破坏面的混凝土材料的粘塑性损伤统一本构模型。放弃了传统统一本构模型的静水压不影响非弹性变形和无非弹性体积膨胀的基本假设;发展了间断的经典塑性乘子,使其为连续函数,并提出了相应的构造方法,拓展定义了其物理意义。数值模拟显示,此本构模型能够模拟混凝土材料的率相关性质、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体积膨胀现象和由损伤引起的应力软化和刚度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采动覆岩移动及其导致的离层分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的问题,具有极强的不可视、不可触等特点,因此,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都是十分困难的。对矿区采动覆岩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研究,重点分析了覆岩中离层的发展高度变化规律、离层区域范围的确定以及煤层采出厚度的影响作用等。数值模拟再现了采动覆岩运移及离层产生的全过程,揭示了离层高度与工作面推进距离、离层区域发生范围和煤层开采厚度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覆岩离层产生的位置、离层大小等,从而为采用离层充填注浆控制地表沉陷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强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关萍  王清湘 《工业建筑》1997,27(11):26-29
采用环形弹簧作刚性元件,对复合箍筋约束的高强混凝土棱柱体进行了单轴压下的试验,得到了约束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的试验曲线。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及必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