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39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EASY%R_o法在滨北地区热演化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ASY%Ro动力学模拟方法,适合模拟中高热演化程度的盆地模型.为考察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热演化历史,采用EASY%Ro动力学模拟方法,恢复了该地区的古地温场,结合现今地温场特征,分析了烃源岩热演化历史.结果表明:滨北地区白垩纪古地温梯度高于现今地温梯度,古地温梯度在晚白垩世为4.3~5.8℃/(100m),第三纪以来降低到3.2~3.6℃/(100m);最高古地温是在白垩系末期,有机质热演化在白垩纪末期达到最高峰.自第三系开始的持续抬升剥蚀(白垩纪末至早渐新世为长期沉积间断)和大地热流值衰减降温,致使热演化作用过程“冷冻”,生烃作用停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庆长垣及以东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重矿物组合特征和ZTR指数变化特征研究,对大庆长垣及以东地区泉头组三、四段的物源及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六大沉积体系,即北部沉积体系、拜泉—明水沉积体系、西部英台沉积体系、西南保康沉积体系、南部怀德沉积体系和东部沉积体系,并对每个沉积体系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厘定.  相似文献   
3.
在对两个褐煤样品同时进行生烃和排烃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其气态和液态产物的量、组成及其演化规律。结合文献报道,论证了反应压力对气态和液态产物的量和组成存在的明显影响,探讨了褐煤的生、排油能力和运移的机理、效应以及成熟演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滨北区油气运移与油源对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松辽盆地滨北区油气勘探长期没有实质性突破、油气勘探前景不甚明朗的难题,该文试图从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的角度作一些分析.利用甾萜标记化合物对区内进行的油源对比和利用含氮化合物对区内进行的油气运移研究表明,延伸入滨北的长垣北端的原油可能有多个来源:即西部的齐家-古龙凹陷、东部的三肇凹陷和北部的滨北区(如黑鱼泡凹陷).而松辽盆地主力源岩区的齐家-古龙凹陷生成的原油可以越过滨洲铁路线向北运移,但是达不到凹陷的北端.其他广大滨北区的少量油气显示与本地源岩有关.因此,滨北区的油气勘探应该立足于对滨北区源岩条件更为详细的解剖.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生物气资源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辽盆地滨北大部分地区中浅层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常规油气资源将相当有限,生物气是通过微生物食物链反应而成气,在埋藏很浅的时候就开始形成生物气,因此成熟度较低恰好是适合生物气的生成条件。文章对源岩的发育、分布、埋深、地层温度、母质输入类型、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特征进行分析后认为,滨北地区有形成生物气的良好条件,应用同柴达木盆地和莺琼盆地进行类比的方法,确定生化甲烷产气率和生物气聚集系数,通过对滨北地区生物气资源量的计算,认为滨北地区不仅具有生物气的生成条件,而且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进行,石油工业的纵深发展急需那些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了满足石油工业的需要,尽快培养高水平人才,我们从86级开始,在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本科生中使用英文版教材讲授《石油有机地球化学》这门专业课程。开展这种教学的难度大、矛盾突出,其主要表现在:①教材的内容、结构及叙述方式与本课程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②课程内容多与授课时数有限的矛盾;③教师和学生不适应的矛盾;④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能力之间的矛盾;⑤学生掌握业务知识与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之间的矛盾。针对上…  相似文献   
7.
镜质体反射率作为成熟度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通过对源岩样品镜质体反射率的测定分析表明,未抽提源岩的R0值与已抽提源岩的R0值存在差异,并随成熟度增加这种差异逐渐增大;不同类型但经历了相同的演化程度之后的源岩R0值不同;相同样品不同气体反应压力下,其R0值不同。  相似文献   
8.
�ͳ����Ķ���ѧģ�ͼ���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生油岩生油气史的定量评价技术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原因在于众多学者在探讨有机质成烃的动力学时,未能将干酪根成油或成气这两种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分开进行讨论。利用等温密闭条件下油裂解成气的实验结果,探讨、建立并标定了油裂解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为把化学动力学理论真正用于同时预测油、气的生成创造了条件。模型理论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良好的一致性初步表明所选择和标定的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压压汞技术对页岩油储集层微观孔喉进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页岩油储集层分级评价标准及成储下限,建立基于测井资料进行页岩油流动单元划分的新方法。依据进汞曲线的拐点及分形特征,提出了适合于页岩油储集层的分类新方案:微孔喉(小于25 nm)、小孔喉(25~100 nm)、中孔喉(100~1 000 nm)、大孔喉(大于1 000 nm),进一步按照页岩所含不同类型微观孔喉的数量将其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储集层,分级点对应的孔喉平均半径分别为150,70,10 nm。利用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储集层分级评价的渗透率标准门槛分别为1.00×10~(-3),0.40×10~(-3),0.05×10~(-3)μm~2。利用同一水力流动单元内孔隙度、渗透率良好的指数关系,构建了由测井资料评价储集层流动带指数、划分页岩油流动单元的新方法。在东营凹陷的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标准可以应用于页岩油储集层的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有机质孔隙是高—过成熟海相页岩主要的气体储集空间。基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研究,将有机质划分为干酪根和沥青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干酪根可进一步划分为无结构型干酪根和结构型干酪根两种类型,沥青可划分为固体沥青和复合有机质; 根据有机质孔隙的分布和发育特征,将其划分为干酪根内孔隙、海绵状孔隙和气泡状孔隙3种类型。通过扫描电镜实验和ImageJ软件提取有机质孔隙,结合圆度、凸性、伸长率、分形维数等孔隙形态参数分析不同类型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结果表明:①随总有机碳的增加,有机质面孔率逐渐增加; ②当总有机碳低于2%时,随总有机碳的增加,平均孔径、分形维数逐渐减小,有机质孔隙趋于均一; 当总有机碳高于2%,随总有机碳的增加,平均孔径、分形维数逐渐增大,有机质孔隙趋于复杂; ③无结构型干酪根有机质孔隙以微孔(孔径小于25 nm)和小孔(孔径为25~100 nm)为主,发育少量中孔(孔径为100~1 000 nm); 结构型干酪根有机质孔隙以微孔为主,小孔其次,中孔发育较少; 沥青有机质孔隙以小孔为主,发育部分中孔和大孔(孔径大于1 000 nm); ④与沥青有机质孔隙相比,干酪根有机质孔隙圆度、凸性较大,伸长率较低; 但由于干酪根有机质孔隙的平均孔径较小,小孔含量高,分形维数相较于沥青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