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于提高低-特低渗透油气藏改造效果的缝网压裂技术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在对低孔隙度、低渗透 特低渗透砂岩油气藏压裂中,由于储层基质向裂缝的供油气能力较差,仅靠单一的压裂主缝(不管缝有多长、导流能力有多高)很难取得预期的增产效果。因此,提出了适合低孔隙度、低渗透、不含天然裂缝储层的“缝网压裂”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储层两个水平主应力差值与裂缝延伸净压力的关系,实现远井地带(而不仅仅局限于近井筒区域)的“缝网”效果,增加储层基质向人工裂缝供油气能力,提高压裂增产改造效果。论述了“缝网压裂”技术的适用条件、工艺设计思路及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缝网压裂”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包括水平井及应用“层内液体爆炸”技术等。缝网压裂技术对理论和现场施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煤粉对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雨时  张士诚  张劲  王欣  卢海兵 《煤炭学报》2012,37(11):1890-1894
应用FCES-100裂缝导流仪和平流泵模拟了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粉颗粒侵入压裂裂缝支撑剂充填层的过程,研究了煤粉在支撑剂充填层内的运移规律及其对导流能力的伤害机理、影响程度。实验表明:煤粉易侵入支撑剂充填层,不易随水排出,对导流能力伤害严重,并且随着煤粉浓度增加伤害程度急剧增大。煤粉的聚集附着、桥堵孔喉是支撑剂充填层导流能力伤害的主要原因。粒径较小的煤粉更易运移聚集伤害裂缝导流能力,使用小粒径支撑剂可以有效地俘获煤粉颗粒,有利于提高主裂缝的导流能力;压裂后快速返排有助于煤粉迅速排出,减少其在裂缝内的滞留,并保持排采稳定有利于煤粉顺利排出,避免聚集堵塞。  相似文献   
3.
煤层气完井方式和增产措施的优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借鉴国外煤层气开发的经验及分析国外工程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基于渗透率量化分级的完井和增产措施优选准则。通过对数值模拟计算的累积产气量分析,将煤层分为低渗、中渗以及高渗3个类别,并依此选择相应最合适的完井增产方法。低渗煤层(<0.5×10-15 m2)适合选用水平井或者多分支水平井完井;中渗煤层(0.5×10-15~10×10-15 m2)适合选用直井压裂的方式;高渗煤层(>10×10-15 m2)适合选用洞穴和扩孔等完井方式。  相似文献   
4.
依据山羊绒纤维长度与长绒棉长度相近的特点,选用棉纺系统与设备加工转杯纺纯羊绒纱线;为了消除纺纱静电,对山羊绒纤维进行了纺纱前加油给湿等预处理;开清工序采用温柔开松工艺;梳棉工序采用大隔距、轻定量、慢速工艺;并条工序采用大隔距、通道光洁、重加压等措施;细纱采用转杯纺;股线采用倍捻机,可成功纺制转杯纺20.8×2tex纯羊绒双股线,且成纱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华北油田碳酸盐岩及复杂砾岩储层酸压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酸盐岩和复杂砾岩储层在华北油田具有广泛的分布,而且该部分储层的地质特征复杂,认识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较深,使用常规的酸化技术很难实现长距离改造的目的.优选出一种新型的能提高酸液作用距离的清洁酸液体系及前置液酸压或者多级注入酸压技术.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缓速性能,在80℃下的酸岩反应速率仅为盐酸的65%左右,抗温达120℃,破胶彻底,降摩阻性能好,对储层的伤害程度低,残酸对储层的伤害率仅为胶凝酸的32%左右,为常规瓜胶压裂液的20%左右.在虎X井的现场试验应用表明,该酸液体系结合新的工艺方法可以提高裂缝的深穿透性,有利于提高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臣  卢海兵  陈钊  葛婧楠  孙挺 《粘接》2024,(4):121-124
YA45G5平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水平井精准改造优势储层的难度大,分段压裂方式增产效果有限,压裂投入高、产出低的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采用连续油管和电缆传输分簇射孔技术可以改善压裂液在段内各簇中的分布,优化压裂施工参数,促进裂缝均匀起裂,形成了适用于太阳-大寨区块油藏的水平井大排量、大段多簇、高强度加砂压裂技术,取得了显著的降本增产效果,为国内页岩气储层的开发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7.
依据山羊绒纤维长度与长绒棉长度相近的特点,选用棉纺系统与设备加工转杯纺纯羊绒纱线;为了消除纺纱静电,对山羊绒纤维进行了纺纱前加油给湿等预处理;开清工序采用温柔开松工艺;梳棉工序采用大隔距、轻定量、慢速工艺;并条工序采用大隔距、通道光洁、重加压等措施;细纱采用转杯纺;股线采用倍捻机,可成功纺制转杯纺20.8×2tex纯羊绒双股线,且成纱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8.
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煤层具有大倾角、多煤层、大厚度的地质特点,煤层压裂裂缝扩展规律、裂缝形态等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差异,影响单井产量的因素及规律也不明确,导致在沁水盆地南部及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成功应用的“套管完井、清水加砂压裂”等改造技术适应性不强,后期部分井压裂后产量较低。因此,攻关低煤阶大倾角厚煤层增产改造优化技术,探索大倾角、多煤层、大厚度煤层气压裂裂缝扩展规律,提高区块煤层气产量,对国内类似特征煤层气增产改造具有重大意义。开展了大尺寸真三轴压裂物理模拟实验,得到了最大主应力沿地层走向方向、地层倾向方向2种地应力条件下的压裂裂缝扩展结果,总结了2种地应力下裂缝沟通规律。研究为国内类似特征煤层气提供了相应的钻井轨迹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低阶煤层气资源丰富,占全国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的26%。煤储层中含有诸多微裂隙,在储层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时,储层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储层的物性参数随之改变,煤层表现出明显的应力敏感性。为了研究煤岩渗透特性,选取山西晋城裂缝发育良好的煤岩,采用岩石力学三轴实验系统,通过施加不同驱动压力、不同有效应力,探究了不同驱动压力、不同有效应力下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驱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煤岩岩芯的渗透率降低,当有效应力由0.5 MPa增大到2.0 MPa时,渗透率降低60%以上;在有效应力不变的条件下,随着驱动压力的增加,煤岩岩芯的渗透率呈指数形式降低。  相似文献   
10.
测试了牛奶蛋白纤维面料的顶破强力、透气性、刚柔性、透湿性、悬垂性和耐磨性主要服用性能,并与纯棉面料的服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牛奶蛋白纤维面料的悬垂性、柔软度、透气性、透湿性均好于纯棉面料,而耐磨性及抗顶破性不如纯棉面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