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6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井下液气分离器分离原理及结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液气分离器就是充分利用电泵机组的高转速、气体和液体之间悬殊的密度差异进行液气离心分离。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传统的液气分离器结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和改进,大大提高了液气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文章重点论述了液气分离器的分离原理和结构上的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凉碱炉尾气除尘用湍球塔替代布袋过滤器。经改造后生产实践证明,操作运行正常,达到一定除尘效果,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除尘后碱液可返回系统利用。  相似文献   
3.
李振宁 《现代化工》2005,25(3):62-65
在全球范围内,纯碱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主要是由中国、欧洲SOLVAY公司和美国主导和控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纯碱出口国,SOLVAY公司不断采取各种措施,调整策略,收购美国和中国的纯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分析了我国及世界纯碱工业的生产、进出口等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43%质量浓度的乙二醇水溶液为工质,针对5 mm×32 mm的加热面,采用孔径1 mm,孔间距和孔径比值为4(孔数为7),射距和孔径比值为5的一维阵列射流结构,对受限式射流过冷沸腾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加热面朝下,沸腾气泡由于浮力紧贴壁面,而阵列射流引起的横流冲刷作用也不足以吹跑气泡,因此,在一定的热流密度下,当靠近加热表面的气液界面上的蒸发和受过冷液体冲击的气液界面上的凝结取得动态平衡时,将形成一定大小和分布规律的稳定气泡。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气泡长大、合并,并最终形成覆盖整个壁面的"气垫",导致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射流速度较小时,射流无法对加热面形成有效的直接冲击,气泡首先在整个加热面的中间形成;而在射流速度较大时,由于壁面射流的"对冲效应",气泡在两股射流的中间形成,因为那里的冷却最弱。  相似文献   
5.
电负反馈在电子线路中应用很广,但声负反馈的应用则远没有电负反馈应用得那么普遍。R·科内尔给出了一些在低频扬声器系统中应用声反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连云港碱厂低盐重质纯碱生产情况介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振宁  赵根庆 《纯碱工业》2000,(3):34-34,51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联碱生产企业利用氯化铵联产氯化钙和氨水的工艺技术。通过氧化钙粉和氯化铵反应,生产的氨气用于生产氨水,30%~35%高浓度氯化钙溶液作为生产氯化钙原料。该技术为联碱企业消化部分氯化铵产品提供可行技术方案,氯化钙和氯化铵产品企业还可根据市场情况调节生产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美国纯碱生产历史与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介绍了美国纯碱历史和近年来美国纯碱生产、消费、市场和贸易等方面的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作出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中石化南化有限公司连云港碱厂投资 3 80 0万元兴建的 2 0 0kt/a低盐重质纯碱项目于 1 999年1 0月 2 3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生产出盐份≤ 0 .3 %的优质低盐重碱产品 ,这对我国该产品的生产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该装置生产工艺采用由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的固相水合离心分离一水碱生产低盐重灰技术 ,主要设备离心机、流化床、振动筛等均从国外进口 ,采用美国Holleywell计算机控制操作 ,自动化程度国内领先。工程于 1 999年初开工建设 ,仅用 1 0个月的时间便建成投产 ,产品质量完全符合优质低盐重质纯碱标准。连云港碱…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以扬州水箱厂烘焊自动线为研究对象,在对水箱烘焊生产工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烘焊自动线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型和硬软件体系结构;开发了控制系统软件;给出了运行实例并对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价。通过一年的运行表明:该烘焊线工作可靠,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获得较大提高,能耗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