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以浸渍法制备的Al2O3负载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催化氧化巴豆醛制备巴豆酸.考察了活性金属含量及其活化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用量和溶剂等反应条件对巴豆醛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适宜的活化温度为140 ℃,活性金属含量(质量分数)为7.6% 的催化剂活性最好;以丙酮为溶剂,氧气为氧化剂,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用量的14 .3%,30 ℃、常压条件下反应,巴豆酸的收率为80.1%.用红外光谱对氧化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乙基香兰素的合成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以各种原料合成乙基香兰素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瓜胶压裂液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在塔河油田开展了替代瓜胶压裂液的聚合物压裂液研究,形成了一套满足现场酸压施工要求的聚合物压裂液体系。该聚合物压裂液具有较好的延迟交联、耐温耐剪切性能、携砂性能和破胶性能,摩阻低,每1 000 m摩阻可比瓜胶压裂液低0.8 MPa。现场选取了TH-1井等14口井进行聚合物压裂液冻胶+胶凝酸前置液酸压试验,获得良好增油效果。并且,聚合物压裂液价格比瓜胶压裂液降低了35%,有效降低了酸压措施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塔河油田外围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发育程度变差,常规酸液体系滤失量大、酸岩反应速度快,酸蚀裂缝长度较短,酸压有效作用距离难以进一步提高的难题,开展了延迟交联冻胶酸体系配方、综合性能,以及现场酸压施工工艺研究。优选出的冻胶酸体系室温放置7天无分层、沉淀,基液粘度51mPa·s,延迟交联时间3-4min可调,在150℃、170s-1下剪切1h后黏度仍大于50mPa·s,破胶液粘度6mPa·s,酸岩反应速度较常规胶凝酸体系低一个数量级,具备一定的携砂能力。在碳酸盐岩油藏酸压改造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酸压施工液体滤失量大、闭合应力高、酸蚀裂缝作用距离短的难点,通过室内实验积极开展了DMJ—130A冻胶酸性能评价及冻胶酸携砂压裂施工工艺研究。冻胶酸具有高粘、缓速、低滤失、破胶快、耐温性能好等特点,与携砂压裂相结合可提高酸蚀缝长与导流能力,达到深度酸压的效果。该酸加入交联剂后4min完全交联,交联液在120℃、170s-1条件下剪切30min,粘度能够保持在100mPa.s以上,室温下加入破胶剂(胶囊碾碎成粉末)后,2~3min完全破胶。现场对TH10331井进行了冻胶酸携砂压裂试验,净压力拟合支撑半缝长173.7m,证实了冻胶酸携砂压裂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室内研制出可携砂交联酸酸液体系,根据携砂酸压工艺在耐温、抗剪切及携砂方面的要求,分别针对交联酸酸液体系的流变性、减阻性、单砂体颗粒沉降性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塔河油田工区胶凝酸体系进行对比。室内试验与现场应用表明,研制的交联酸酸液体系适应于现场携砂酸压的具体要求,交联酸携砂工艺在塔河油田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质子酸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叔丁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质子酸离子液体[BPy]HSO4代替传统催化剂催化苯和叔丁醇反应合成叔丁基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苯/叔丁醇摩尔比对苯的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SPy]HSO4用量为4mL、叔丁醇0.1mol、n(苯):n(叔丁醇)=4:1、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50—55℃。在此条件下,平均收率为79.2%。催化剂[BPy]HSO4溶于水后通过过滤和蒸发除水,重复使用5次,收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以各种原料合成乙基香兰素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塔河油田塔中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超深、高温、高破裂压力"的特点,本文从分析塔河油田塔中区块高破裂压力成因出发,寻求在该区块的储层改造技术对策,研究形成了"压前预处理、管柱结构优化、工作液体系优选、优化施工泵序"等酸压改造主体工艺,经现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初步解决了超深井、高破压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改造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方裕燕  张烨  杨方政  侯帆 《油田化学》2014,31(2):191-194
随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层和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被发现并相继投入开发,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非常规酸液体系面临着酸岩反应速度快、酸蚀作用距离短等难题。本文研发了一种在地层高温条件下缓慢反应生成盐酸的自生酸体系(高聚合度羰基化合物自生酸A剂和铵盐类自生酸B剂按质量比1:1配制而成),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自生酸体系反应2 h时,90℃下可产生12.94%的盐酸含量,120℃以上可产生20%左右的盐酸含量,具有良好的生酸能力;自生酸体系的低温稳定性一般,但A、B单剂低温稳定性好,现场施工前建议分开配液、当天使用。耐温实验表明该自生酸体系适用于温度为90~150℃的储层。该自生酸体系酸蚀导流能力优良,酸岩反应速度比胶凝酸体系更缓慢,酸岩反应时间大于2 h,能起到深部酸化的作用,且反应后岩心凹凸不平,可进一步增加裂缝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