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影响的压后压力降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模拟温度和压力动态的数学模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小型压裂测试中压裂液压缩性的影响。关井前,利用数值解和PKN模型的近似解来计算裂缝几何参数;关井后,采用线弹性理论通过模拟压力计算裂缝宽度。模拟结果表明,小型压裂测试阶段的裂缝温度有显著的变化,比起不可压缩压裂液,可压缩流体的压力更高,下降速度更慢。如果流体是可压缩的,则通过Nohe压力降落分析方法计算的滤失系数偏小。此外研究还表明,采用关井阶段后期压力数据计算的滤失系数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定向井设计过程中处于相邻两个投影带相对坐标计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斯投影及分带理论的研究,推导了将经纬度换算成大地坐标(正算)和将大地坐标换算成经纬度(反算)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换带计算的算法,并通过现场一口井的实际数据对所推导的理论模型进行了验算,分别计算出了处于相邻两带的两个坐标点在北京54、西安80和WGS84坐标系下相对于井口的北坐标和东坐标,为定向井的轨迹设计提供了准确的靶点输入参数。  相似文献   
3.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特性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结构和流动特性,同时探索适合于疏水缔合聚合物自身的实验评价方法,以聚合物凝胶为对比对象,分析了静态条件下浓度和矿化度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结构的影响及在多孔介质中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流动动态表现。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聚合物凝胶和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具有相似的溶液结构和流动特性;胶态分散凝胶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存在转变压力,2组流动实验中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也表现出类似的转变压力,分析认为聚合物凝胶分子链间(内)的联结是化学交联,而疏水缔合聚合物为物理缔合,类似的分子链间(内)联结方式是两种体系有相似流动特性的内在原因。建议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进行特性评价时应该同时结合HPAM溶液和聚合物凝胶溶液特性评价方法,开展深入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与聚合物凝胶的对比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川高561井钻扫塞工艺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伟  张国兴  杨泽超 《钻采工艺》2008,31(3):138-139
在川高561井的修井钻磨桥塞作业过程中,针对井内桥塞的特点,通过套铣外捞、磨铣内捞、磨铣等修井工艺,采用了空心磨鞋、平底磨鞋、提放式、滑块式打捞矛及平底铅模等多种修井工具和工艺技术,顺利地处理了井内可钻式桥塞及下部水泥塞,为下步增产改造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合格的井筒条件,达到了修井目的。该井施工的成功为今后类似大修作业井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场气田高压高产气井封隔器完井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场气田须二段气藏由于CO2腐蚀及盐水电化学腐蚀较严重,其完井工艺是目前该气田深井勘探、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为满足深井测试及后期采气的要求,在新2井首次试用衬管加封隔器完井工艺。为此,对该工艺在试气 、改造、采输等各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经分析及实践证明该工艺适合川西新场气田高温、高压深井。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开发工艺与技术的不断改进,井下打捞工作方式也随之不断得到改善,电潜泵井打捞工艺正是油田开采的众多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作为保障油田稳量生产与高质量生产的重要手段,电潜泵井打捞工艺在采油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和故障处理直接关系油田产量与生产水平。本文针对电潜泵井打捞工艺特点及操作中常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常见问题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排水采气工艺是有水气田采气工艺的主要方法,已成为国内外气田开采后期的一项主要开采措施,常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必须依赖井底的天然气流的扰动,应用表明:当气井产量小于气井含泡沫排水剂状态下临界携液流量时,泡排效果不理想。为此,针对常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的局限性,研究了自生气泡沫排水采气工艺,该工艺在无井底气流的扰动下能自动起泡使低压低产含水气井泡排显著,使水淹井复产;并评价了自生气泡沫排 水剂起泡、携液及腐蚀性能;在现场开展了8口气井10井次的现场试验,共排液17.5m3,累计增产天然气59.2×104m3,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一种模拟温度和压力动态的数学模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小型压裂测试中压裂液压缩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小型压裂测试阶段的裂缝温度有显著的变化,比起不可压缩压裂液,可压缩流体的压力更高,下降速度更慢。如果流体是可压缩的,则通过Nolte压力降落分析方法计算的滤失系数偏小。此外研究还表明,采用关井阶段后期压力数据计算的滤失系数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9.
某气田针对近年来开发的水平气井井筒积液严重导致生产无法保持的持续正常的情况,采用了化排、气举、系统增压等排水采气工艺措施。由于水平井特殊的井身结构,现有的排水采气工艺措施有效率大大降低,有些工艺措施已不能继续使气井维持正常生产。仅依靠引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已不能满足气田的进一步开发,必须开展排水采气新工艺技术攻关,确保气田的稳产、增产。开展毛细管排水采气和技术攻关,有望在短期内获得突破,并能尽快应用于生产。通过两口井的生产试验,毛细管排水采气实现平均日增产天然气约0.6×104 m3,排水增产效果显著。生产试验表明毛细管排水采气工艺可以作为四川某气田水平井排水采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井气田浅层蓬莱镇组气藏均为多套砂体叠合而成,单层砂体厚度有限,平面分布连续性差,大多数井单层压裂后单井增产量有限,制约了单井产量的提高。针对三层分压对选层的要求,从压后增产的差异性和相关的储层地质参数的差异性入手,对制约压裂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单井多套砂体的纵向距离为几十米到近百米,容易实现气井的分压合采。近年来在马井气田多次实施了三层分层加砂压裂施工,实现了多层合采,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井产量,有效提升了气田的压裂开发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