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17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工作考察了 MoCl_4-(i-Bu)_2AlO CH_3(简称Mo-Al)体系在加氢汽油中对丁二烯(Bd)聚合的催化行为,研究了Al/Mo(摩尔比,下同)值、Mo/Bd值、聚合温度和乙酸乙酯用量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为 50℃,Mo/Bd=2.0×10~(-4),Al/Mo=20—40,聚合 7小时,转化率可达80%以上。聚合物的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分散指数增大,在40—60℃时,分散指数为3.4—9.3;在一定程度上,可用聚合温度作为调节分子量及其分布的一种手段。乙酸乙酯的适宜用量为1%。聚合物的1,2-链节含量在80%以上,几乎无顺-1,4链节。  相似文献   
2.
酯对钼系Ziegler-Natta催化剂引发丁二烯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oCl_4(Mo)为主催化剂,甲苯氧基二异丁基铝(Al)为助催化剂,在加氢汽油溶剂中,研究了8种酯对丁二烯(Bd)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凡是能够溶解在酯中的Mo与Al所组成的二元催化体系,大多能很好地引发Bd聚合,并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酯的主要作用是增加Mo在加氢汽油中的溶解性,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影响不大,对微观结构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本文中,笔者以地质勘查的技术原则为出发点,探讨分析了创新找矿技术的几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Mo—Al催化体系合成高乙烯基1,2—聚丁二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 MoCl_3(OOCC_7H_(15))_2-(i-Bu)_2AlO-■(Mo-Al)为催化剂,在加氢汽油中,对丁二烯(Bd)聚合活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聚合条件对聚合活性、聚合物分子量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本体系催化活性较高,在酸/钼=6,Mo/Bd=2.0×10~(-4),Al/Mo=50(摩尔比),于50℃聚合5小时,丁二烯转化率达80%。最佳聚合活性条件:正辛酸/MoCl_5=3,聚合温度60℃,Al/Mo=60,(当 Mo/Bd=2.0×10~(-4)时)。Al/Mo 值适宜范围为20—90。制得的聚合物1,2—链节含量高于80%。  相似文献   
5.
<正> 本工作在前报〔1,2〕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MoCl_4-(i—Bu)_2AlO-■—CH_3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规律,影响分子量的因素以及聚合产物的微观结构。实验部分 原料四氯化钼系按文献[3]方法自制.单体、加氢汽油的纯化同文献[4].其他原料均为化学纯.  相似文献   
6.
<正> 五价钼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动力学的研究已有报道,但丁二烯在四价钼催化剂作用下的聚合动力学,目前尚未见于文献。本文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考察了M_(?)Cl_4-(i-Bu)_2AlO--CH_3催化体系引发丁二烯发生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影响聚合速度的因素,并测定了有关动力学参数。关于链转移反应与分子量关系的结果将另文报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单体和主、助催化剂的浓度对高乙烯基聚丁二烯分子量的影响。研究了链转移反应的情况。测得了向单体、主、助催化剂链转移反应的速度常数。结果发现,聚合物的分子量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链转移反应的速度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主催化剂MoCl_4是主要的链转移剂。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GPC法研究了以MoCl_4为主催化剂合成的聚丁二烯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发现助催化剂用量,主催化剂用量,聚合时间和聚合温度对分子量分布都有调节作用。烯丙基卤对分子量的调节作用较大,对分子量分布的调节作用在特定用量上出现峰值,其中烯丙基溴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固相法氯化聚乙烯(CPE)改性聚氯乙烯(PVC)为研究对象,讨论了CPE的用量、CPE中的氯含量、CPE的氯化温度及氯化方法对改性PVC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PE中氯含量为27%~44%用量在10~14份范围增韧PVC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固相氯化法所得CPE对PVC改性提高了冲击强度,而拉伸强度下降较少。  相似文献   
10.
1,2-聚丁二烯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着重论述合成1,2-聚丁二烯的各种催化体系及1,2-聚丁二烯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并对其应用和发展动向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