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单温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硅在纳秒脉冲激光作用下的温度积累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单脉冲、多脉冲作用下,硅表面附近的非平衡载流子浓度、自由载流子吸收系数和晶格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由载流子浓度的积累是温度积累的主要来源。对于多脉冲作用情况,脉冲间隔越短,脉宽越窄,温度积累效应越明显,最终形成的瞬时晶格最高温和温升值越大,越容易对材料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2.
底辟多为受断层影响的次生底辟,而尼日尔Termit盆地早期断层不发育,同生底辟现象明显。通过实验模拟证实研究区泥岩底辟形成机理为:区域应力场压性分量为主动力,挤压塑性层上拱,再辅以不均匀负荷两侧挤压造成。根据受力类型及所处构造位置,将研究区底辟分为坡折—挤压型、低凸—引张差异负荷型和凹陷—差异负荷型。泥岩底辟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为:①欠压实高压泥岩具有生烃潜力,在达到生烃门限后,可以生烃;②底辟上拱改善了油气垂向运移能力,产生的微裂缝利于高压流体排出;③泥岩底辟形成的圈闭主要为辟顶背斜和辟边岩性遮挡圈闭;④坡折带的中斜坡临近生烃凹陷,砂体条件优越,该部位底辟形成的圈闭为油气的有利聚集区。勘探实例表明:在底辟活动程度最强的东部坡折带,靠近Moul凹陷一侧的下组合探井,试油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3.
纳米Al_2O_3粉末改善环氧树脂耐磨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进行了利用纳米氧化铝 (α -Al2 O3 和γ -Al2 O3 )改善环氧树脂耐磨性能的研究。利用超声分散法将纳米氧化铝粉末加入环氧树脂之中 ,利用磨损失重法评价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纳米粉末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情况 ,尝试解释了纳米氧化铝提高环氧树脂耐磨性能的机理 ,并确定了较优的纳米氧化铝添加量。试验表明 ,填充纳米氧化铝粉末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磨性能。较优的配方为EP (E - 5 1) 1份 ,PA6 5 10 7份 ,KH - 5 5 0 0 0 4份 ,30~ 6 0nmγ -Al2 O3 0 1份。  相似文献   
4.
水泥生产过程中影响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因素有:熟料的质量、混合材料种类与品质、石膏的品种及掺量、水泥的碱含量、颗粒分布和温度以及所有助磨剂的性能。在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上,尽管外加剂的调整方便、快捷,且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现场环境现场调配,但作为水泥提供者,在水泥生产的过程中应加强控制,减少因水泥生产带来的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问题,为用户拌合混凝土减少用水量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无机抗菌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离子型抗菌材料、光催化抗菌材料等无机抗菌材料的发展现状、抗菌机理和应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Termit盆地是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海相沉积盆地,海陆过渡相沉积特征对于盆地烃源岩、储层、盖层及油气生成、聚集的影响巨大。Moul凹陷白垩系Yogou组是Termit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的典型成功实例。受构造沉降与海平面变化控制,Moul凹陷白垩系Yogou组发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远岸水下扇、混积陆棚及滨浅海等5种沉积相类型;凹陷东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_远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凹陷西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_混积陆棚沉积体系,凹陷中心则以浅海和远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为主;Yogou组沉积相序演化垂向呈“浅海_远岸水下扇_三角洲”进积序列叠加的特点,平面具有“盆缘三角洲_盆内重力流_混积陆棚”多相匹配的特征,使烃源岩与储层呈“纵向叠置相邻、平面广泛分布”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多套“三明治”式优质生储盖组合,为油气成藏奠定坚实的基础;Yogou斜坡、Koulele帚状带及Trakes斜坡油气运聚条件优越,保存条件良好,是勘探重点区带;YSQ1、YSQ2高位域及YSQ3低位域生储盖组合条件好,是主要目的层段。在地质认识基础上,优化井位部署,多口井获工业油流,有力推动了盆地油气勘探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无机抗菌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离子型抗菌材料、光催化抗菌材料等无机抗菌材料的发展现状、抗菌机理和应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8.
沉积环境是决定湖盆内沉积体系类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沉积体系分析之前开展沉积环境研究十分必要.古湖泊的形成及演化受构造活动、古气候、物源供给、湖盆继承性等因素影响,可以通过沉积物颜色、干酪根类型分析、古生物-古化石分析等进行古沉积环境恢复.通过对歧口凹陷S32沉积时期泥岩颜色分布和不同类型干酪根分布等进行研究,明确了该时期沉积环境,并有效地指导了沉积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震、岩心、测井、录井、试油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研究表明,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沙一下亚段主力油气储层为异重流沉积砂岩。异重流沉积总体处于半深湖—深湖环境,其岩性组合表现为灰黑色泥岩夹中—细砂岩或互层沉积,砂岩段沉积粒序呈一系列向上变粗单元(逆粒序)和向上变细单元(正粒序)成对出现的特征,发育层内侵蚀面,可见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爬升层理及透镜状层理等多种类型的流水成因层理构造。异重流沉积包括侵蚀水道、水道复合体、分支水道、近端沙坝、远端沙坝、席状朵体6个微相,其中水道复合体微相沉积砂岩具有单层厚度大、粒度粗、分选好、泥质含量低、储集物性好的特点。通过地震属性、砂岩厚度及岩心观察,明确了板桥斜坡沙一下亚段异重流沉积体系展布,针对性预探部署获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效,单井试油产量高,稳产效果好,展示了陆相断陷盆地中深层异重流沉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高勇  何婉茹  汤戈  张伟  林常梅  周静 《断块油气田》2010,17(6):652-654,725
滨海地区位于歧口凹陷内,近年来在滨海地区古近系沙一段钻井发现多层玄武岩,并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证实玄武岩地层是有效油气储集层。岩石学研究发现,玄武岩存在2种岩性类型:一是厚层状杏仁体发育的玄武质角砾熔岩;二是薄互层分布的具间粒结构的致密玄武岩。2种岩性储集空间存在差异,玄武质角砾熔岩内储集空间为气孔,具间粒结构的致密玄武岩内储集空间为裂缝。储集性分析认为具间粒结构的玄武岩为有效储集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晚期构造裂缝,晚期构造裂缝的形成不仅有效地沟通了下伏泥岩生油层与上覆砂岩储集层,而且也使玄武岩本身成为了油气有效储集体,后期试油也见到了良好显示。玄武岩储集性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早期充填作用对玄武岩储集空间的破坏严重,不仅在有机质成熟之前破坏了玄武质角砾熔岩内的气孔,而且也使早期、中期构造裂缝全部被充填,从而严重损害了玄武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因此,早期充填作用是造成玄武岩储层储集性变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