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将具有较强碱性的赤泥制成粒状脱硫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添加剂掺比3个因素对脱硫剂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制备脱硫剂的方案.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赤泥粒状脱硫剂的强度和耐水性影响较显著;烧结时间和添加剂掺比的影响较小,并且两者影响相当.烧结温度为800℃、烧结时间为0.5 h、添加剂掺比为20%的条件下,制得的脱硫剂强度和耐水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钛酸酯对滑石粉进行表面改性,以接触角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佳的改性工艺参数为:钛酸酯的添加量为3%,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5h.分别采用粒度分析、XRD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分析对改性前后滑石粉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酸酯对滑石粉的改性效果显著,表面改性过程不仅发生了物理吸附,还存在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3.
国内油页岩干馏炼油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中国油页岩的主要分布区域和储量;阐述了国内油页岩资源加工利用技术现状.主要介绍了茂名方炉、茂名圆炉、抚顺炉、神木三江SJ-Ⅳ型直方炉等几种油页岩块岩干馏炉型,以及DG干馏技术、油页岩流化床干馏及脱碳技术、茂名流化干馏技术等几种小颗粒油页岩干馏技术.指出了油页岩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油页岩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建筑给排水管材选用、管道设计、HDPE管材、室内给水排水管道敷设设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熊耀  马名杰  刘全润  刘素珍 《化工进展》2013,32(8):1985-1987
采用河南理工大学研制的HPU-B黏结剂,将窑街油页岩粉末在甘肃窑街油页岩综合利用公司现场加工成型200 t页岩球,并于神木三江SJ型干馏方炉中完全取代块岩进行工业试验。结果显示:干馏炉运行完全正常,半焦能从熄焦池中顺利刮出,除页岩球半焦中残油率偏高外,油页岩粉末成型制备的页岩球完全可满足干馏工艺要求,通过对成型工艺和干馏炉参数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后,页岩球完全可以替代块岩进行干馏。  相似文献   
6.
以正交实验为基础,研究了窑街和龙口两种油页岩在酸洗脱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室温条件下,考察了油页岩粒度(A)、固液比(B)、HF浓度(C)和浸泡时间(D)4种因素对脱灰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4种因素对这两种油页岩脱灰的影响次序相同,都为A>C>D>B;最佳脱灰方案也相同,均为粒度0~0.2 mm、固液比1∶10 g/mL、HF质量分数40%、浸泡时间5 h。在此方案下这两种油页岩的脱灰效果最好,脱灰后孔隙率增加,热解速率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7.
熊耀 《道路照明》2004,8(1):11-11,10
我国低压配电系统通常采用绕阻为Y-Yo接线和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供电,配电系统为三线四线制,中性线(N线)与保护线(PE线)四合一,简称PEN线。当系统中的线路或电力设备发生单相接故障时,短路电流通过相线和PEN线作用于熔断器或断路器切断故障。这种配电方式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铝甑低温干馏和TG-DTG、FT-IR、GC、GC-M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窑街油页岩(YJOS)的热解特性及其热解产物页岩油、半焦和干馏气的组成。结果表明,YJOS的最佳热解温度约为510℃,油页岩中的无机质组分一方面对有机质的热解起着催化剂的作用,降低了热解初始温度,同时也因为其与有机质的紧密结合阻碍了热解产物的顺利逸出;半焦中的脂肪烃几乎完全消失,有机质的缩合度和芳香度增加;干馏气的主要可燃成分是H2和CH4,其次是C2H6、CO和C2H4,干馏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4,平均比热容约为51.9 J/(mol?℃),平均热值约为40.13MJ/ Nm3;页岩油的密度为0.938g/mL,其中饱和烃和芳烃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5.91%和26.51%,同时还含有较多的含氧、氮、硫等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数字城市     
熊耀 《道路照明》2003,7(4):14-14
  相似文献   
10.
熊耀  王崧 《模型世界》2009,(7):86-89
从原来的“是男人就开扎古”演变到现在的“是男人就开铁人”,“独眼机”系列已成为男人的代表性机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