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山地区或陡构造区,构造翼部下伏平缓地层的叠加速度通常偏高,构造顶部下伏平缓地层的叠加速度通常偏低。此外,在构造顶部采用大炮检距反射波成像,t0时间还存在漂移现象。为了合理解释上述现象,本文提出了复杂构造中t0时间和叠加速度计算方法,采用此方法针对模型计算了t0时间和叠加速度随地面位置、炮检距的变化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①双曲时距方程计算出的t0时间和叠加速度与炮检距范围有关,在构造平缓地区,t0大>t0小,va大>va小; ②在陡构造区不同位置,炮检距对t0时间和叠加速度的影响不同; ③在构造底部和构造翼部,本文所描述的变化规律通常是存在的; ④在构造顶部区域,本文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t0大<t0小,va大<va小。另外,随着构造顶部区域逐渐变宽,t0大由小于t0小逐渐变化到大于t0小,va大由小于va小逐渐变化到大于va小,这是因为当构造顶部区域变宽到一定程度时,构造顶部区域地层就接近水平层状介质模型。  相似文献   
2.
塔西南地区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研究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根据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实际条件,提出了相邻层厚度比值法和同一层内参考层厚度变化率法,并结合传统的声波时差法、沉积速率法、未被剥蚀地层厚度趋势延伸法,对塔西南地区的地层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相邻层厚度比值法是根据同一构造层内的沉积具有继承性和持续性这一特点,从而依据保存完整的相邻层厚度比值及下伏层厚度估算上覆层沉积厚度;参考层厚度变化率法是在计算点处的遭受剥蚀的地层底部选择一完整层段作为参考层,并以该层段厚度变化率作为整个地层的厚度变化率进行剥蚀厚度恢复.这一方法由于采用了地震资料,控制点多、可信度高;并以厚度资料为基础,因而几乎可以估算所有情况下的地层剥蚀厚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缝洞体、河道及断层的地震响应均属于不连续异常,业界利用梯度结构张量(GST)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的应用相对较少。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针对GST属性的详细计算方法及其几何意义,分析了各计算环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技术原理分析及实际地震资料测试表明:1对张量元素的平滑计算是整个技术的关键,使结构张量矩阵不仅包含最大梯度能量方向的特征,而且还包含所有正交方向的变化特征;梯度元素的平滑对背景噪声具有一定压制作用,可以提高最终计算结果的信噪比。2第二特征值与第三特征值对碳酸盐岩缝洞体均具有一定刻画能力,反映了不同观测视角的缝洞体三维空间形态特征;优选或组合第二与第三特征值属性,在合适的低值截取与显示范围内可以有效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边界。3利用钻井信息作为标尺刻度无量纲特征值,求解的特征值线性组合结果本质上是基于钻井信息的多重约束解,融合了第二与第三特征值的细节特征,并且有效解决了不同钻井刻度值不一致的问题。因此,GST属性与振幅变化率等常规属性相比,可更连续地刻画碳酸盐岩缝洞体,通常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溶蚀规律。  相似文献   
4.
射线层析与波动方程联合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射线层析与波动方程联合成像是构造和速度同时成像的新思路。由偏移共成像道集算出深度偏差,进而算出速度修正量,把速度修正量按射线路经均匀地分配,由浅入深,逐层修正速度模型;再用修正后的速度作波动方程偏移,抽取共成像道集,算出速度修正量,再将其按射线路经均匀地分配。如此反复进行波动方程偏移和射线法反演迭代,直到共成像道集深度方差满足预设的精度为止,最后得到速度和深度构造同时成像。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哈拉哈塘地区在二叠系发育大规模火山活动,该区在二叠系地震剖面上各类火成岩的频率、振幅及同相轴的连续性具有较大差异.综合利用测井、地震等资料,针对该区火成岩及构造特点,利用地质统计学反演对该区火成岩进行参数分析,对反演结果进行质控及效果分析,控制地质统计学反演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56%之内,实现了该区二叠系火成岩精细速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