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现场试验和理论研究表明,裂缝的各向异性会对地震波传播特征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窄方位角地震数据进行分方位角处理、解释来预测裂缝性储层。文中结合窄方位角地震数据的分方位角处理、解释与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M区的裂缝发育区域进行预测,关键技术如下:①通过采取限炮检距的措施,使分方位角处理数据在不同方位角的分布较均匀; ②在进行数据规则化时, 采用五维插值技术或OVT域处理技术,而不采用面元均化技术或其他缺失方位角和炮检距信息的数据规则化处理技术, 有利于进行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和裂缝预测; ③采用全方位角数据解释的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作为最终的分方位角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而有别于常规方法; ④通过叠前振幅随方位角变化定量识别和表征裂缝的走向、密度及分布范围, 通过属性分析定性识别和表征裂缝的走向、密度及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叠后地震属性反映的裂缝发育方向与区域地质和钻井资料揭示的裂缝发育方向一致, 以北东东向、北西西向为主要优势方向; 叠前地震属性可定量检测裂缝发育程度; 预测结果与非零井源距VSP测井解释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市长圳公共住房项目为例,探讨装配式建筑项目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如何由智能建造技术赋能,实现降本增效、科技创新,以期为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实践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盐下速度场异常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震勘探中,地下盐丘作为一个高速地质体会给常规时间域处理和解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盐下构造的假象和叠加速度场异常等。本文以哈萨克斯坦滨里海三维为例,通过模型分析和墨西哥湾海上盐丘发育区地震资料的实例以及对该区资料的具体分析,确信盐丘高速异常体是导致该区盐下速度场出现异常的根本原因。在时间域处理中,盐下构造的速度偏低现象是正常的地球物理现象.也是时间域处理无法解决的问题。目前现实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来消除盐下速度异常问题,从而得到真实的地下构造形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坪山学校为实践项目,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建科技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为手段,实践了装配式建筑EPC信息化管理技术在项目上的应用,并分析涵盖建筑全产业链条的六大业务功能,体现出装配式建筑EPC各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为智慧建造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数据规则化是地震数据处理中重要的处理技术,它对改善面元属性、炮检距分组、提高叠加数据的信噪比和偏移成像质量都有特别的优势。针对两种地震数据规则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即面元均化技术和基于覆盖次数振幅加权处理技术。结果表明,面元均化技术能解决连片叠后时间偏移处理中因统一网格造成的空面元问题;基于覆盖次数振幅加权处理技术能解决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块与块之间覆盖次数悬殊造成的能量不均和偏移画弧问题。通过实例展示了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背景、技术特点及核心,梳理建筑工程领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探索区块链技术特性解决建筑工程领域问题的优势,研究区块链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方式与场景,如招投标活动、总承包工程管理、建筑智慧建造及建筑运营管理等,可解决多个流程中存在的黑箱操作,施工流程管理混乱且低效等难题。区块链与建筑工程领域的融合还在持续探索中。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通过露头、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盆地共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冲积平原、三角洲、滨浅湖及半深湖等沉积相。岩性上冲积扇以砂砾岩为主,辫状河以含砾砂岩、中细砂岩为主,三角洲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冲积平原、滨浅湖及半深湖则以泥岩为主;底砾岩层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及冲积平原沉积。清水河组、呼图壁河组、胜金口组—连木沁组各个沉积时期,均发育三角洲、滨浅湖及半深湖沉积。东沟组沉积时期,辫状河、泛滥平原发育。清水河组、呼图壁河组三角洲砂体为盆地白垩系的有利储层及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CY油田,地表高程相差不大,但近地表的速度、厚度无论在横向上还是纵向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变化,且该油田已处在较成熟的开发阶段,对地震数据处理的要求很高,因此,采用层析静校正方法反演近地表结构,获得较准确的表层模型和静校正量,以保证微幅度构造的成像精度。本文简要介绍该区近地表条件的特点,说明所使用的层析静校正方法的算法和原理,并将层析静校正与野外静校正和折射静校正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点、线、面监控了层析静校正的应用效果,总结了层析静校正方法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频率是表征地震波特征的主要参数之一。在地震勘探过程中,多种因素影响地震波频率的变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分析和监控各种波场的频率属性能够使处理人员了解数据频率成分的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中的空变参数和频变参数。F-X-Y谱估计方法在三维空间上统计有效波的频率,结果较准确,对问题的分析更加细致。通过实例,主要分析了在3方面的应用:①叠前空间子集数据的频率分析;②叠后数据的频率分析;③三维数据频率特征的空间分析。结果表明,F-X-Y谱分析是数据处理中一种有效的量化质量监控手段,特别是对于高密度采集的地震数据,使用F-X-Y谱能够快捷地综合出数据中不同的频率成分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区勘探中异常道发育的特点,采用分时间段的数据分析,提取不同时间段内地震数据的特征参数(能量、频率等),综合互相关参数、分频扫描、视衰减因子等检测不正常道,在多重约束下确定不正常道的位置,并自动剔除。在质量监控方面,对自动剔除的不正常道进行点-线-面的分析,确保自动剔除的效果,多重约束的处理方法既保证了坏道检测的准确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量化的质量监控方式使得处理人员了解已剔除的不正常道在空间的分布位置,便于检查与核实,文中图件展示了处理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