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聚驱原油以及稠油等高黏原油中杂质含量不断增多,导致原油稳定装置换热器堵塞,影响装置平稳运行,可以采用换热之前原油除砂方法和使用防沉积、防垢原油换热器来保证原油的正常生产。旋流分离法原油除砂效果较好,但仅适用于粒径较大的泥砂,对于含有小直径泥砂的稠油或者聚驱原油管束性较差。套管式换热器内流体是逆流流动,传热效果好,传热系数比浮头式换热器高2倍;具有较大的通流截面积,在处理黏稠液体、残渣和有悬浮固体颗粒的液体时防垢效果很好,而且压降不增加。在换热器更新改造时,选用防沉积、不结垢的换热器,不但可以解决原稳装置换热器老化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换热器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2.
油气藏型储气库的生产特点会加大储层出砂的风险,高效长期的出砂防控是储气库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油气藏型储气库的生产工况为长周期高流量注采交替,引发地层压力/应力大小、流体流动方向和气水界面运移的循环交变,并造成其出砂机理与出砂预测相对更加复杂,给高效长期的出砂防控带来严峻挑战。首先系统分析油气藏型储气库生产工况特征及其对储层岩石物性的演变影响机制,分析总结诱发出砂加剧机理及主控因素,并总结目前出砂模拟与预测方法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国内外储气库防砂技术现状。总体而言,目前尚缺乏针对储气库生产特点的成熟防砂技术体系。最后,系统分析了储气库出砂防控技术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和科学问题,并简要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未来储气库大规模建设中的防砂完井方案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系统用于三次采油方法效果评价,将与三次采油方法有关的多种理论模型集成为可视化系统,在VisualBasic6.0环境下开发,采用oracle数据库,从单元和区块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系统运行稳定,评价结果显示直观,评价效果可靠,能够为三次采油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从地质和开发资料中选取有可能影响吸水剖面的因素,分别与吸水剖面进行相关分析后认为,不能只采用某一种影响因素来进行吸水剖面的预测,而应该选取地层系数、渗透率级差、油水井连通状况、砂体类型、连通油井数、连通井距、措施情况等多因素非线性方法进行综合预测。该方法经实例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油田采油生产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生产系统中包含众多节点,现有的评价方法仅限于单一节点的简单定量评价和总体定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差距较大。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用于评价油田采油生产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它涵盖了生产系统各个环节,能够全面、定量地评价采油系统生产实际状况。该方法适用于单井、区块、油田等对象,可用于同一对象不同时间序列上的综合评价,也可用于同一时间点上不同对象之间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特殊结构井与一般定向井或直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井眼轨迹的不同,因此井眼轨迹的确定以及井身结构的绘制方法是特殊结构井管柱图绘制的基础。侧钻井、分支井以及鱼骨井的井眼轨迹比定向井更复杂,无法直接绘制或描述,可以将特殊结构井的井眼轨迹进行分段绘制。将井眼轨迹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可得到井眼中心线和关键点,以中心线为中心,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可得到井筒曲线,结合套管、水泥返高数据可以绘制井身结构底图。利用井眼轨迹数据,插值计算工具所处位置井斜角,按井斜角旋转工具图,并将其绘制在井筒中,再叠加到井身结构底图上,即可得到能够正确反映井下管柱结构的管柱图。  相似文献   
7.
对油气田增产措施优选能有效地提高措施效果和经济效益,全面正确地评价油气田增产措施水平对于措施优选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原理,建立了一种油气田措施优选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简单可靠,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措施方案优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石油平台能耗高、效率较低且平台注采系统建模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无模型梯度在线效率优化控制方法.该算法基于智能专家思想设计,首先随机改变采油泵产量并实时计算油井效率,根据其实时效率变化方向,确定实现效率寻优的产量调节方向,最终使实时生产效率接近最优工作点.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搜索并使系统控制稳定在最高效率点附近,有效解决海洋石油平台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该优化方法可实现效率最优、产量最大化的双重优化控制目标,具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羊二庄油田注水系统工艺流程由原来的注水单井→配水间→注水泵站两级布站方式简化为注水泵站直接对应注水单井的一级布站方式生产,简化掉注水系统中的配水间环节,注水井直接与注水干线相连,注水井水量的计量也由配水间转移到井口直接进行计量。与原运行方案比较,注水系统效率提高了7.13%,注水系统单耗降低了0.96 kW.h/m3,能够有效降低注水系统耗单耗。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兼容度和差异度的概念,给出了判断注水效果评价方法优劣的标准,利用兼容度极大化、加权兼容度极大化、差异度极小化和兼容度、差异度极大极小化四个数学模型,把多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兼收并蓄;利用系统的观点,设计并实现了融评价方案创新和选优于一体的优化方法,并建立了注水效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