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54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杂多酸化学吸收从天然气中脱除H_2S回收硫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了利用杂多酸脱除天然气中H2S并回收硫磺的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H2S的脱除效率与溶液酸度、杂多酸浓度、H2S浓度以及吸收温度、停留时间均有关系.吸收的最佳酸度为0.1kmol/m3H2SO4,此时H2S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通过对比纯硫磺和H2S转化物的热重分析和微分差热分析图谱,确证了在吸收过程中H2S被氧化为硫磺,杂多酸被还原为单电子杂多兰.杂多兰可被Cl2、Fe3+和NO2氧化而再生.  相似文献   
2.
中微孔复合分子筛的合成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涛  鲍晓军  魏伟胜  石冈 《化工进展》2002,21(12):889-893
综述了复全分子筛合成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原位合成法,离子交换法和纳米组装法。分析比较了各种合成方法的特点,讨论了方法的适用范围,指出复合分子筛的合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合成具有大-中-小孔梯度分布的复合物和用硅铝纳米簇进行自组装合成中孔材料将是今后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Beta分子筛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但其常规的水热合成过程存在成本高、单釜产率低和废水排放量大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条基于天然矿物介尺度结构解聚-重组装的无溶剂绿色合成Beta分子筛的新路线,采用该路线所合成的Beta分子筛(Beta-Anhyd)含有丰富的介孔和大孔结构,且具有较商业Beta分子筛(Beta-Ref)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低的酸量,以其为载体,通过脱Al补Sn制备的Sn-Beta催化剂(Beta-Anhyd-Deal)在丙烷脱氢反应中表现出较参比催化剂(Beta-Ref-Deal)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5.
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物的柱层析分离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物(DVR SFEF)的GC/MS分析检测中,除了大港减渣1级萃取分F1以外,在其他级分中分析检测出的物种和数量均较少,特别是DVR SFEF 10~SFEF 17的检测结果很不理想。故通过层析柱对DVR SFEF按照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分离,可以得到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在DVR SFEF中的分布规律,以及DVR SFEF所含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中链烃、环烷烃和芳烃的含量的变化规律;还检测出了具有高附加值的稀有物质。  相似文献   
6.
我叫振动棒     
陈军  鲍晓军 《建筑工人》2011,32(12):1-1
(一) 有人说我长得棒 又会振动 习惯把我叫做振动棒  相似文献   
7.
滴流床反应器的研究 Ⅰ.确定滴流区与脉动区边界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蓉  鲍晓军 《石油炼制》1993,24(12):41-45
不同于通常采用的划分滴流床中流区分界点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压降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压降波动标准偏差以及根据液固传质系数的突变,确定滴流床中滴流区向脉动区的转变点。实验结果证明,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准确、可靠地用来判断滴流床中流动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工业气体中H_2S的脱除方法——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H2S在天然气、焦炉煤气和半水煤气等工业气体中是一种有害杂质,它不仅对输运管路、设备等造成腐蚀,影响后续加工过程(如导致催化剂中毒),而且更严重地威胁人身安全,属必须控制的环境污染源之一。迄今为止的脱硫工艺包括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工艺通常适用于低含硫气体处理,大部分干法工艺所用脱硫剂均不能再生;相比之下,湿法工艺脱硫负荷高。湿法工艺包括吸收法和湿式氧化法,尽管以醇胺吸收为代表的化学吸收法早已在工业中得到应用,但吸收法实质上只是对气体中的H2S进行提浓,尚需作进一步处理,而且该法工艺本身还存在腐蚀、溶液降解及发泡等操作困难;湿式氧化法脱硫效率高,可将H2S一步转化为单质硫,是当前脱硫工艺的发展前沿。从目前看,铁基工艺较有发展前途,但寻找廉价、高效、易再生、组成简单、稳定性好的新型脱硫剂仍然是湿式氧化法发展的突出热点。  相似文献   
9.
杂多酸脱硫制硫新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几种不同种类和来源的杂多酸进行了实验筛选,对杂多酸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了实验测定。研究表明,杂多酸脱硫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但实际过程中单一的杂多酸体系再生过程非常缓慢,难以实用;钒类化合物能够加速杂多酸的再生,两种钒类化合物对再生过程的催化性能相近。在实验条件下,HPA分子中的Mo(Ⅵ)至少会转变为Mo(Ⅳ),很大可能会转变为Mo(Ⅲ)。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FCC汽油加氢改质催化剂的研究开发进展,分析比较了各种催化剂的特点,讨论了其适用范围,指出了目前汽油改质催化剂研究开发存在的问题,认为具有高度加氢异构-适度芳构化双功能和长期稳定性的新型催化剂将是FCC汽油改质催化剂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