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晚二迭世沉积相展布和各相带特征分析,南盘江地区晚二迭世可分为大陆、滨海·亚浅海和浅到半深海沉积区,相应地发育了两种类型的碳酸盐台地,台地边缘生物礁和深水海槽相沉积。沉积海盆的上述特性,同区域板块构造发展史有关,并直接受区内古断裂活动的控制。从本区的构造活动性提出了石油勘探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川中—川南过渡带 香溪群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前川中、川西和川南的地层划分主要是依据岩性来进行的,是地方岩性地层系统划分、难于简单按所分段进行逐一对比,存在明显矛盾,造成过渡带来井的屋划分混乱。本文根据地震反射的等时性,从地球夺层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香溪嫩中,已发现两个气田和一些含气小区。这里背斜和断层稀少,圈闭情况不精。通过对该群储层特征,沉积相、成岩作用,香溪各沉积前古构造地貌、香溪群下下伏层断层变形差异及气藏特征等的研究认为有四类有利于天然气聚集的储渗体圈闭,并绘制了较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型式及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柴达木益地北缘(简称柴北缘)地区的构造形式式,包括其发育背景、发育的几何扩展方式,以及平面、剖面展布特征及其分带性进行了研究,对主干递冲断裂带及其间的逆冲推覆体带、逆冲席带和低应变区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时外观察和室内构造及演来研究推覆构造带的发展演变模式及形成机理,指人逆冲推覆构造带和隐伏递冲前缘带是最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5.
川东嘉二段滩微相组合的储层特点和气藏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浅暴露滩微相的岩石组合是孔隙层和储渗体形成的基础。孔隙层以残余位间孔和次生溶孔为主,有两种孔隙~喉道组合,主要为Ⅱ、Ⅲ类储层。孔隙层呈透镜体展布,在背斜圈闭内可形成三种类型的储渗体和相应的气藏类型。嘉二段滩微相组合的气藏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格局及在中、新生代的演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由北向南可划分为祁连山断褶山系、柴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前陆滑脱拆商带及前陆盆地低应变区等四个构造带,且断褶构造的形成时间有自北向南逐渐变新的趋势。综合研究表明,印支旋回和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是柴北缘前陆盆地北部边界——南祁连断褶山系的强化、定型时期,奠定了山前前陆盆地发育的基本格局:燕山旋回及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对柴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影响最为强烈,并使下第三系沉降-沉积中心向盆内迁移,且在这一带有构造圈闭雏型形成;喜马拉雅旋回在柴达木盆地有两次规模较大的构造运动,渐新世末的构造运动对柴北缘前陆滑脱拆商带影响最强,并使上第三系沉降-沉积中心进一步向盆内推移,且在这一带形成有关的构造圈闭;上新世末的构造运动是一次最强烈的构造运动,使柴北缘地区各断褶构造带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7.
地处四川西南部威远背斜北翼的资阳地区,背斜及断层稀少,圈闭类型复杂.通过对区内灯影组沉积、成岩、构造及储层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主要有残丘和风化壳型、岩溶溶洞型、透镜型、裂缝型和古残留背斜型等5类有利于天然气聚集的储渗体圈闭,这些储渗体圈闭是各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对灯影组气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地震相分析在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岩地区,总是以一种独特的地震响应为特征的。从地震反射中可以提取相应的地层和岩性信息。本文根据地震反射波的振幅信息,频率信息及波形信息的组合关系,提出了以微地震相分析方法来预测地层的岩性,从宏观上来说明岩相的化规律,最终结合地质手段来达到划分和描述沉积相的目的。实例表明此方法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灯影组储层原生孔隙内胶结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四川盆地灯影组储层段内亮晶颗粒白云岩和蓝菌藻粘连白云岩中胶结物的发育情况,颗粒和蓝菌粘结组构间的原始孔隙在四期七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白云石胶结物充填后基本消失;形成于不同成岩环境中的白云石胶结物,在产状,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上虽有较大的差异,但总体又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即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胶结物在孔隙边缘向中心充填的同时,晶业变粗,颜色变浅,包裹体增多,温度升高,同位素值偏负,阴极发光强度变强  相似文献   
10.
川中──川南过渡带雷口坡组侵蚀面上存在数量较多的古残丘群,在沉积作用和差异压实作用下,可在古残丘斜坡地带形成香溪群储层的原始倾斜和尖灭,并可能产生同沉积期小断层和裂缝,有利于在上覆地层申形成运移、储集和圈闭空间,因此,可通过寻找雷口坡组侵蚀面上的古残丘来预测香溪群地层有利储集带,并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