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武器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齿轮故障特征提取和状态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排列熵和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CHMM)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提取的目标齿轮啮合信号作降噪处理,再采用排列熵算法进行分析,提取排列熵均值、方均根、最大值、最小值作为特征量输入到CHMM中训练和识别,通过对比最大对数似然概率值来确定齿轮的故障。最后在变速箱齿轮故障模拟试验台上,对正常、轻微磨损、严重磨损和断齿4种齿轮状态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齿轮故障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
对由流量伺服阀构成的电液主动悬架进行了系统分析,设计了基于力、位移作为主要测量和反馈信号的PID控制器,仿真和台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PID控制器进行电液流量伺服结构主动悬架控制,机构简单可靠,对于簧上质量加速度有明显的衰减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参数评估柴油机技术状况的模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不同使用期的柴油机进行了测试,测得了表征柴油机技术状况的特征参数,并利用模糊距离度量的方法对柴油机的技术状况进行评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参数进行柴油机技术状况评判的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4.
装甲车辆电液伺服主动悬挂系统随机控制及台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春  王良曦  丛华 《兵工学报》2004,25(3):261-266
本文建立了电液主动悬挂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随机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最优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范数法,详细研究了主动悬挂的次优控制规律.提出了一种取舍反馈变量的新方法--灵敏度分析法,解决了次优控制在工程应用中的反馈变量选择问题.利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立足实际的车辆悬挂参数,设计了次优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台架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次优控制策略和灵敏度分析方法是可行的;设计的次优控制器和最优控制器具有相当的控制效果,在低频区能大幅度衰减车体加速度和轮胎变形,对于改善装甲车辆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计算阶次分析中的阶次混叠现象,分析了各阶次信号分量在频域范围的对应关系,提出并分析了在相同转速区间内信号的各阶次分量会发生频率重叠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滤波器限制频率、确定阶次的方法,推导了滤波器截止频率选择和滤波后信号角域重采样阶次的确定原则。通过仿真信号分析和实际信号验证,提出的方法成功均能有效的阶次混叠问题,有效确定和降低了角域重采样阶次。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的几种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方法存在的评价指标不全面、模糊数据信息的客观权重难以确定、计算过程繁琐的不足,在综合考虑故障发生概率、严重程度、检测难度、维修难度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将纠正难度纳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数明晰化指标,详细介绍了熵权计算模型和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过程,通过某型综合传动装置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实例,证明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徐保荣  李荣利  魏火明  丛华  冯辅周 《兵工学报》2013,34(11):1380-1386
针对综合传动装置结构复杂、故障数据积累较少、缺少合理的故障模式分析方法的现状,对某型综合传动装置进行了实车试验。记录了试验中出现的全部故障数据,提出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实现了多个模糊性指标和定性指标的定量评价。在综合考虑故障发生概率、严酷度、检测难度、维修等级的基础上,从全寿命周期角度提出纠正难度这一评价指标,健全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找到了危害性较高的关键故障模式和子系统,为综合传动装置的改进、维修决策和寿命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涡流传感器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磁悬浮轴承高频电主轴控制系统中电涡流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针对恒频调幅式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分析了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涡流传感器检测电路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涡流传感器动态响应特性与检测线圈谐振回路品质因数 Q 的关系,提出了对电涡流传感器动态响应特性在不影响灵敏度和线性测量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线性校正的方法,从而使电涡流传感器幅频响应带宽提高一倍甚至几倍以上,相位角的滞后量也可以大大减小,充分满足了对磁悬浮轴承高速转子进行位移和振动的非接触性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双神经网络模型的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神经网络除了在模式识别中作为分类器应用之外,而且能够实现特征参数的提取。本文通过对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高压油管振动信号进行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柴油机故障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