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9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武器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Fe3Al/Q235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相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技术对Fe3Al/Q235真空扩散焊界面附近的微观相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1050~1080℃,保温时间60min,压力9.8MPa时,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与Q235钢扩散焊界面附近形成了明显的扩散过滤区,该过渡区由Fe3Al相和a-Fe(Al)固深体构成,显微硬度约为480~540HM,不存在含铝校较高的高硬度脆性相。有利于提高Fe3Al/Q235扩散过滤区的韧性,提高扩散焊接头的抗裂纹能力。扩散过滤区中的Fe3Al相与a-Fe(Al)固溶体之间存在着(110)a-Fe(Al)//(011)Fe3Al和[001]a-Fe(Al)//[100]Fe3Al的晶体学取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电子束焊接TiAl基合金Ti-48Al-2Cr-2Nb (原子分数/%)的接头组织形态及其演化机制,分析了接头区域易产生固态裂纹的原因.研究发现焊缝主要形成柱状枝晶,呈肋骨状分布形态,其微结构为块状γm和少量层片状α2/γ组织.裂纹的形成原因主要归因于冷速过快导致α相分解受到抑制,从而使焊缝区域残余更多的α2相.此外热致应力、α2与γ相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变应力也对裂纹的产生发挥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TiA1基金属间化合物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特征及断裂形貌@吴会强$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50001 @冯吉才$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50001 @周利$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50001 @于捷$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50001  相似文献   
4.
Ti3Al金属间化合物电子束深熔焊接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法,采用改进的双椭球热源模型,对电子束深熔焊接Ti3Al过程进行了移动热源条件下准稳态三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该模型复合了熔深与电子束参数及材料性质的关系,考虑了对流和辐射散热、相变潜热、材料热物理性能参量随温度的变化以及液态金属的对流传热。通过比较熔深、熔宽的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验证了该模型在电子束焊接温度场模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推进剂贮箱的结构及其设计方法的分析,阐明推进剂贮箱适合弹性失效模式和常规设计方法,即安全系数法.对安全系数的性质、选取方法、取值的大小及其影响做分析,为贮箱设计选取安全系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HQ130钢不完全淬火区组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显微图象分析仪,显微硬度计和扫描电镜(SEM)对HQ130远见 不完全淬火区(Ac、~Ac3)的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峰值温度tp=800℃附近区域冲击韧性下降的问题,着重分析了M-A组元及碳化物对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焊接线能量E≤16KJ/cm,可避免或减小碳化物聚集,减少M-A组元的含量及尺寸大小,保证该区域冲击韧性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OM,SEM,XRD,TEM和显微硬度等方法对电子束焊接Ti3Al 高铌金属间化合物接头区域的显微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焊缝区域组织主要为有序亚稳态残余β相(B2相),其结晶形态为胞状束晶,焊缝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层状偏析;热影响区晶粒长大明显,晶粒的多边化过程不充分;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显著高于母材,焊缝中心区在整个焊缝部分硬度最低.  相似文献   
8.
电子束焊接过程温度应力场三维有限元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SC.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考虑电子束焊接匙孔效应基础上,采用双椭圆热模型,通过增大热传导系数、降低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方法来模拟焊接过程中流体的流动效应,并采用自编子程序模拟了热源移动的过程,给出了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时,电子束热源对焊缝热冲击较大,焊缝附近处最高温度可达1300℃左右,三维方向上存在巨大温度梯度,成为热应力集中产生的根源。同时分析了焊缝不同位置处的等效应力演化过程,发现焊缝初始端应力剧烈振荡,处于复杂的三维应力状态,且自始至终高于焊缝的其他位置处的应力分布,成为接头区域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9.
HQ130钢热影响区的ICHAZ区组织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模拟试验、显微图像分析仪、扫描电镜 (SEM )和透射电镜 (TEM )等对HQ130钢热影响区峰值温度Ac1~Ac3 区间 (ICHAZ)不完全淬火区的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针对ICHAZ峰值温度 (TP) 80 0℃区域冲击韧性下降的问题 ,着重分析了M -A组元及碳化物聚集对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HQ130钢热影响区ICHAZ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 (ML)、粒状贝氏体 (Bg)和索氏体 (S) ,晶粒细小但不均匀。ICHAZ脆化的原因是局部M -A组元的产生及片状碳化物的聚集。焊接线能量E对M -A组元的体积含有率 (Vf)有较大影响 ,但对细长M -A组元体积含有率 (SVf)影响不大。通过控制焊接线能量可使ICHAZ避免出现M -A组元和碳化物聚集 ,同时限制M -A组元的有效直径dM -A<1.0 μm ,可以保证该区域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耗散低温贮箱回流推进剂的动能,根据预冷回流的工作环境,设计出了莲蓬状回流消能器。对氧箱和氢箱回流消能器内、外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给出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迹线、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分布,得出了回流消能器的局部流体阻力系数,并对氧箱回流消能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证明,莲蓬状回流消能器特殊的结构形式能够提高预冷回流液体能量分布的均匀性,有效降低回流造成的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