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1篇
武器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孟多  周立岱  于常武 《辽宁化工》2006,35(9):534-536,549
介绍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危害,主要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进行综述,包括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和水体修复技术,并指出生物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从电解质溶液的经典理论、半经验模型和统计力学3方面综述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理论和模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局限性作了相关评述。从分子、离子角度对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比较,探讨了其宏观热力学性质与微观结构的相关性。展望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理论近期研究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了α-Fe/α-Fe-MT^X矿和α—Fe/Fe3P的相界面电子结构,并利用相界面电子密度差△ρ分析了非金属元素P引起冷脆的根本原因。计算结果分析认为,非金属元素P与基体α-Fe形成的α-Fe/α-Fe—P相界面比与Si、Mn、Mo元素形成的相界面的电子密度差△ρ大,产生的界面应力也较大,从而提高了合金强度,降低了塑性和韧性;Fe3P与基体α-Fe形成的α-Fe/Fe3P相界面电子密度差在一级近似下不连续,强化效果显著,韧性、塑性降低明显,这是P引起冷脆的根本原因。这些理论分析与实验事实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4.
提高白乳胶固含量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固含量乙丙乳液不合有机溶剂,不污染环境,又具有干燥成膜速度快,可减少贮存及运输费用和产品要求厚度所需的上胶次数等的优点,可代替溶剂型的涂料,密封胶和胶粘剂直接使用。本文通过制备乙-丙乳液的过程重点探讨了提高白乳胶固含量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改变焊接工艺参数对NM400钢板进行活性气体保护的熔化极氩弧焊(MAG)焊接试验。观察焊接接头各区域显微组织,测试焊接热影响区尺寸及焊接接头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线能量的增大,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宽度增加;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变粗大,并出现魏氏组织和贝氏体组织;焊接线能量的增加,是导致焊接接头显微硬度、拉伸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利用合金相和相界面的价电子结构参数统计值n′A、E′A、Δρ′、σ分析第二相粒子和固溶Nb对焊接HAZ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b元素固溶时,因Δρ′/σ值大于其他合金元素而使Nb具有强烈阻碍奥氏体晶界迁移的作用;第二相粒子Ti(V、Nb)C(N)析出时,形成相界面的Δρ′/σ较大,因而更能有效地钉扎奥氏体晶界而使高温奥氏体晶粒显著细化;第二相粒子析出后,能够促进新相铁素体生成,改善焊接HAZ韧性的机理也可追溯到n′A、E′A及Δρ′。上述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7.
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组分动态变化规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金山  周立岱  郭宇  赵明 《辽宁化工》2006,35(6):340-343
通过室内垃圾柱淋滤装置对锦州市南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渗滤液中污染组分的浓度变化曲线,分析了垃圾场中渗滤液污染物组分的变化特征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相关原因。从而为今后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防治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利用最强键的键能差△EA'MX分析第二相粒子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的溶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焊接热循环条件下,△EA'VC(N)值较小的VC(N)优先溶解;而△EA'TiC(N)值较大的TiC(N)最后溶解;△EA'NbC(N)值居中,则NbC(N)溶解顺序居中。同时也能利用键能差值分析焊接HAZ中第二相粒子溶解程度按VC、VN、NbC、NbN、TiC、TiN顺序依次减小的规律。上述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9.
铬渣是重金属废渣的一种,其中水溶性六价铬和酸溶性六价铬的浸出,严重污染环境。湿法解毒是处理铬渣的一种重要手段,实验选用硫酸亚铁铵还原铬渣浸出液中的六价铬。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范围内,六价铬的还原效果最明显,硫酸亚铁铵的加入量为理论计算的1.234倍时,铬渣中浸出的六价铬最大程度地被还原。还原反应过程中pH、硫酸亚铁铵用量、反应时间对六价铬的转化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比研究了商品碳酸钙粉体与化学沉淀法(碳酸钠+氯化钙)、水热法(氯化钙+尿素)合成的碳酸钙粉体在晶相、红外官能团、微观形貌等性质之间的差异,并分析阐释了晶相、官能团、微观形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