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武器工业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晓禹 《金属学报》1980,16(4):406-498
本文以扫描电镜(带X射线波长谱仪)为主要工具,对Fe-23Cr-6Al合金(不含稀土及加La,Ce和Y)1300℃高温氧化进行了研究.阐明了不含稀土合金氧化皮粘附性极差的根源,是部分向外扩散的阳离子留在氧化皮/基体界面处的空位聚集成空腔,使氧化皮和基体产生部分脱离的缘故.并认为添加稀土改变氧化皮的生长机制,是稀土改善Fe-Cr-Al合金高温氧化皮粘附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两种高温合金渗Al防护层的退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种镍基高温合金上的渗Al层的退化过程。两种合金用两种方法施加的涂层组织相似:外层以NiAl Ni_2Al_3为母体,上面弥散着Ti(C,N)和Al_3Ti;内层由NiAl,Ni_3Al,Ti(C,N),M_(23)C_6和M_6C等相组成。渗Al层高温氧化时的退化与外层相变紧密相关,其过程如下: Ni_2Al_3 NiAl(富Al)→NiAl(富Ni)→NiAl Ni_3Al→Ni_3Al→Ni_3Al γNi_2Al_3和NiAl(富Al)相极不稳定,而NiAl(富Ni)相十分稳定。Ni_3Al沿NiAl晶界生核标志着渗层退化的开始,渗层NiAl完全变成Ni_3Al γ是退化的终了。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活度渗铝工艺在IC-6(Ni3Al-Mo基)合金表面获得内扩散型渗铝涂层,在氮气环境下对渗铝涂层进行扩散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SEM、EPMA、XRD分析研究了涂层的成分及组织结构,测定表明,涂层中的钼以Mo3Al沉淀相的形式存在.等温氧化及循环氧化实验表明,渗铝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明显优于IC-6合金;保护性的Al2O3氧化膜阻止了钼的氧化物的形成,避免了IC-6合金在循环氧化中出现的NiMoO4相的多晶型转变,显著改变了合金的抗循环氧化能力;涂层经1000℃、300h等温氧化及1000℃、100h循环氧化后,未出现β-NiAl相的分解,可认为涂层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磁控溅射和添加镱对Co—30Cr—7Al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CoCrAl合金高温氧化性能差的根源在于氧化过程中,除了金属离子M~+(主要是Cr~3和Co~(2+))通过氧化皮向外扩散外,还有O~(2-)和N~(3-)通过氧化皮向合基体扩散,发生内氧化和内氮化,生成α—Al_2O_3和AlN,使Al的来源衰竭,在表面不能生成完整的α-Al_2O_3保护膜的缘故。添加Y改变了氧化皮的生长机制,磁控溅射使涂层合金微晶化,均在外表面生成完整的具保护性的α—Al_2O_3氧化皮,是改善CoCrAl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直露式自扫描光电二极管线性位敏X射线系统,是由能源部Argonne国立实验室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小组研制成的,主要用于生物学和医学。 此检测系统在对生物材料分子的研究中,用X射线投射进这些材料的溶液,X射线撞击其分子,并朝不同角度反射或散射,然后测量这些角度,同时此检测系统进行计算,提供出关于这些分子尺寸、形状和功能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正> 美国科学家为美国陆军材料与力学研究中心建立了一组用来测量陶瓷和别的脆性材料的断裂强度的四点和三点弯曲梁试验标准。 这些参考标准基于简单梁理论假定。相对于直角梁尺寸,简单梁理论对负荷分布和应力-应变关系作了考虑,以减少与梁的几何形状及试验仪器有关的误差。还考虑了几  相似文献   
7.
<正> 美国陆军材料与力学研究中心,为建立预测复合材料性能的方法,将有关复合材料特征的四个主要领域的35篇文章汇编成册(AD-A1167 33/NAA)。 第一部份与监控流程控制纤维强化环氧树脂的固化周期有关。除了有关声发射和微电介质学科现代发展的文章外,也介绍一些常规技术,还有一篇关于复合材料高压釜制作的计算机-工艺流程交互体系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量实验,在研究了工业中普遍使用的硅系耐热铸铁的氧化动力学,氧化膜的成分及结构,探讨了不同古墨形态铸铁的氧化机理后指出,铸铁与钢在高温下氧化的不同之处在于铸铁中存在着古墨的氧化。不同的古墨形态对铸铁的抗氧化性影响很大。但是,决定铸铁抗氧化性能好坏的首先是氧化膜中次氧化层的成分和结构,其次才是古墨形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扫描电镜(带X射线波长谱仪)为主要工具,对Fe-23Cr-6Al合金(不含稀土及加La,Ce和Y)1300℃高温氧化进行了研究.阐明了不含稀土合金氧化皮粘附性极差的根源,是部分向外扩散的阳离子留在氧化皮/基体界面处的空位聚集成空腔,使氧化皮和基体产生部分脱离的缘故.并认为添加稀土改变氧化皮的生长机制,是稀土改善Fe-Cr-Al合金高温氧化皮粘附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两种镍基高温合金上的渗Al层的退化过程。两种合金用两种方法施加的涂层组织相似:外层以NiAl+Ni_2Al_3为母体,上面弥散着Ti(C,N)和Al_3Ti;内层由NiAl,Ni_3Al,Ti(C,N),M_(23)C_6和M_6C等相组成。渗Al层高温氧化时的退化与外层相变紧密相关,其过程如下: Ni_2Al_3+NiAl(富Al)→NiAl(富Ni)→NiAl+Ni_3Al→Ni_3Al→Ni_3Al+γ Ni_2Al_3和NiAl(富Al)相极不稳定,而NiAl(富Ni)相十分稳定。Ni_3Al沿NiAl晶界生核标志着渗层退化的开始,渗层NiAl完全变成Ni_3Al+γ是退化的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