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的多标签冲突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防冲突算法是RFID系统中实现标签快速识别的关键.在一些相关的二进制搜索防冲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搜索防冲突算法.该算法利用冲突位构建四叉搜索树,使读写器的搜索次数和发送的信息量大大减少,提高了标签识别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优于已有的二进制搜索防冲突算法.  相似文献   
2.
数据挖掘技术分支很多,其中,基于用户访问模式的挖掘(也称Web日志挖掘或使用记录的挖掘)对于一个企业网站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一个大型图书网站的建设,来研究基于用户访问模式的数据挖掘技术在大型网站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用户访问模式(Web使用记录)挖掘的基本流程,接着详细介绍了数据结构的设计,数据顸处理,挖掘算法的应用,规则的生成等关键性的数据挖掘技术,最后介绍了产生的规则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种一次一密口令的实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口令作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身份证明,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业务。在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用口令进行身份验证更是防止入侵的第一道了线。然而,现行的通用口令体系却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憾。本首先分析了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对现行口令机制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一次一密口令的实现模型,最后再对此模型和现行口令机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很多工程使用到钢结构,钢结构为建筑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具有便捷、安全性能高等特点。所以,为了能够充分地发挥钢结构工程这几点特性,在工程施工前期要做好合理的设计工作,确保在建筑施工中提供有效的应用保证和正确指导。文章将根据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几点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陈威  乔聪  陈诗超 《陶瓷》2024,(3):196-198
为满足医院建筑设备管理的高效性与质量需求,笔者深入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医院建筑设备管理中的实践应用。通过案例研究,详细分析了BIM技术在设备管理的可视性、协同性、质量控制、成本优化以及进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赵强华  丁苑华  乔聪  乔鸿生  王春银 《建筑施工》2006,28(11):942-943,950
为更好地提升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总承包、总集成能力,保持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应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开发。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课题,提出了总承包、总集成管理模式下与之相匹配的人才需求预测与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口令作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身份证明,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业务。然而,现行的通用口令体系却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憾。该文首先分析了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对信息加密策略和现行口令机制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的一次一密口令的实现模型,最后对此模型和现行口令机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关联规则的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如何高效地从更新后的数据库中对已经推导出的关联规则进行更新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的。文章首先分析了现有增量式更新算法的优缺点,然后明确定义了负边界的概念,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边界思想的关联规则增量式更新算法,并详细描述了这一算法的实现原理和实现过程,然后给出程序伪代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口令作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身份证明,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业务。在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用口令进行身份验证更是防止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然而,现行的通用口令体系却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憾。本文首先分析了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对现行口令机制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的一次一密口令的实现模型,最后再对此模型和现行口令机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轨道交通行业电机产品的生产过程中,PFMEA技术的判定准则、应用方法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以电机喷漆过程为例,阐述如何利用PFMEA分析、识别过程风险,同时对于高风险的过程,进一步采取改进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顺序数,实现质量缺陷零容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