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以粒子尺寸大且粒径分布集中、比结晶度高的特种氧化铝作为载体材料,通过优化载体结构以及活性相结构调节,开发了具有较大孔径和孔体积、更高抗金属和容金属能力的新型FCC原料预处理催化剂级配体系。与现有国内催化剂级配体系相比具有更高的脱硫脱氮活性、脱金属和容金属性能,能满足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转。该催化剂级配体系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1.80 Mt/a蜡油加氢装置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装置入口压力10.4 MPa、氢油体积比653、入口反应温度仅323℃、装置运转负荷97.66%、金属杂质质量分数7.73μg/g条件下,精制蜡油硫质量分数为1 870μg/g、氮质量分数为576μg/g,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上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剂油比等条件对沸腾床渣油加氢生成油中沉积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反应温度由410℃升高至430℃,沉积物的质量分数由1.51%上升到1.71%;②随着反应时间由0.5 h增加至2.0 h,沉积物的质量分数从1.14%上升到2.37%;③随着剂油比由1∶13增加至3∶13,沉积物的质量分数从1.71%上升到2.37%,呈逐渐增加的趋势;④随着反应压力由8.0 MPa升高至11.0 MPa,沉积物含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大;当反应压力从11.0 MPa升高到14.5 MPa时,沉积物的质量分数从1.77%降至1.71%,下降幅度较小。综上可知,在考察的条件范围内,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剂油比对渣油加氢生成油中沉积物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金浩  时一鸣  刘璐  吕振辉  杨光  朱慧红  杨涛 《当代化工》2021,50(5):1074-1077
制备了具有相同活性金属质量分数的铁基和非铁基沸腾床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BET、XRD、Raman、H2-TPR、CO吸附原位红外和吡啶红外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采用模型化合物和减压渣油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机理和加氢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反应按照直接脱硫反应路径进行,铁基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渣油加氢脱硫、加氢脱残炭和加氢脱金属活性.这是由于铁的加入,增加了催化剂的红外酸量和MoS2活性物种数量,提高了活性金属的利用率,在活性金属质量分数相当的情况下,使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4.
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通过部署在电力通信主干网路由器上的边缘网关对供应商数据汇集节点进行数据抓取与上传,实现平台与供应商的数据高效交互.面向海量生产数据和多个供应商数据汇集节点,文章以最小化数据抓取与转发过程的时延开销为目标,将边缘网关部署问题描述成一个二进制整数规划,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Q-learning强化学习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我国柴油产量和消费量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来源柴油性质与国Ⅵ柴油标准差异,并分析了我国柴油池构成、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柴油质量升级中,我国面临的最主要压力是如何解决柴油的密度和十六烷值(包括十六烷指数)达标问题,而非柴油的硫质量分数。为此,提出了明确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的区别、做好原油加工优化、对劣质柴油进行加氢转化以及调整炼厂产品结构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制备不同孔结构和酸性质的催化剂,采用高压釜进行活性评价,考察催化剂性质的变化以及不同原料油对生成油中沉积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可几孔径由9.1 nm增加到17.5 nm,生成油中沉积物的质量分数由1.07%下降到0.09%;随着催化剂的总酸量由0.467 mmol·g-1增加到0.633 mmol·g-1,生成油中沉积物的质量分数由0.09%增加到0.2%;渣油转化率相当的情况下,原料油稳定性越好,其沉积物含量就越低。因此,催化剂的孔结构、酸性质以及原料油性质对于沸腾床渣油加氢生成油中沉积物的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FF-66催化剂是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新型高活性低成本加氢裂化预精制催化剂,并于2016年在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1.2 Mt/a和1.8 Mt/a 2套加氢裂化装置上工业应用。该催化剂采用Mo-Ni为活性金属组分,以大孔氧化铝为载体,适度增强活性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物化性质更优。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F-66催化剂活性优于旧催化剂,催化剂堆比下降20%以上,具有较高的脱硫、脱氮活性,对原料的适应性强,能够满足装置长周期运转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异丙醇铝水解法制备氧化铝,考察了多种因素对氧化铝物化性质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氮物理吸附、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了所得样品的晶相结构、孔结构以及微观形貌。试验结果表明:异丙醇铝在不同条件下水解均能制备出高纯的拟薄水铝石;提高水解温度有利于提高所制备氧化铝的孔径以及孔容;低水解液浓度有利于制备大孔容的氧化铝,而高水解液浓度有利于制备小孔容的氧化铝;水与异丙醇铝比例在2:1~4:1时拟薄水铝石和氧化铝比表面积和孔容达到最大;水解时间为3~4 h是制备高比表面积和大孔容拟薄水铝石和氧化铝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醇铝法和沉淀法制备氧化铝,借助N_2物理吸附-脱附、XRD和SEM等技术对试样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的载体进行对比。表征结果显示,醇铝法制备的拟薄水铝石纯度及结晶度更高,杂质少;小孔氧化铝孔径分布峰集中且峰形尖锐,峰宽较窄;大孔氧化铝孔径分布峰更宽甚至消失;氧化铝由粒径均匀且完整度高的球形颗粒聚集而成;小孔氧化铝载体孔径分布集中,没有大孔;而大孔氧化铝载体除介孔外还含有许多大孔。将两种方法制得的大孔氧化铝载体制备成催化剂,以渣油和蜡油混合油为原料,在氢分压15.5 MPa、氢油体积比650∶1、反应温度390℃、液态空速0.5 h^(-1)的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醇铝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为优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残炭及加氢脱金属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Mo和Ni为活性组分、γ-Al_2O_3为载体,采用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制备了MoNiP/Al_2O_3催化剂。通过H_2-TPR、XRD、原位Raman光谱、CO吸附红外光谱、XPS及HRTEM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以蜡油为原料,在反应压力11.0 MPa、氢油体积比700∶1、反应温度370℃、液态空速1.0 h^(-1)的条件下评价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物,特别是氨类有机物,改善了载体氧化铝表面羟基基团的分布,促使更多的Mo物种以八面体配位多核聚钼酸形态存在,并有效削弱了载体与活性金属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提高了Mo物种的分散度与硫化度,使催化剂形成更多的"Mo-Ni-S"加氢活性相,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添加氨类有机物的催化剂对蜡油具有更高的芳烃饱和活性、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