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u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在主电路结构中可以有效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光能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光伏电站直流并网方案,通过大功率高变比的有源箝位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串联升压,然后经MMC实现光伏高压直流并网。针对光伏并网后交流侧电压的稳定性,提出了基于电压前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串联型光伏电站经MMC并网模型,并应用基于电压前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验证所提拓扑方案的正确性以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可以在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及时补偿电压,提高交流系统侧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油气挥发损耗计算方法,结合葡北原油库的实际,对油品小呼吸蒸发损耗进行了计算,表明外浮顶罐如采用PSS50型二次密封替代传统二次密封可大大降低油品的蒸发损耗。鉴此,针对油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外浮顶油罐传统的二次密封改为PSS50型二次密封,给拱顶罐加装呼吸阀挡板和加快研发实用的油气回收技术等项减少油气蒸发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电力弹簧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智能负载控制方法,利用RBF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PI控制器参数固定,无法更改的缺点。通过对控制器参数实时在线调整,可以有效地减少智能负载失稳情况,从而确保系统母线电压稳定。最后,在MATLAB/Simulink的仿真环境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PI控制下的智能负载相比,本文所提的控制方法具有更强的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4.
光纤通信中声子损耗对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SBS)以及声子损耗对SBS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理论上,通过数值计算得出增大声子损耗能够提高布里渊阈值的结论;实验上,测量了不同长度的光纤在不同输入光功率下的反向Stokes光及输出光,观察了光纤中加入声子阻塞器对SBS阈值的影响,并测量了阻塞器位于光纤中不同位置时的SBS.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纤线路中加入声子阻塞器可以提高SBS阈值,而且在光纤的不同位置的阻塞器对SBS影响有所不同,在被测的60 km光纤上起点30 km处插入阻塞器时的布里渊阈值最高.  相似文献   
5.
吕捷 《石油沥青》2014,(4):16-20
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光谱中紫外线比例高,而紫外辐射同样也会导致沥青的老化。对传统基质沥青和SBS、消石灰、反应型三元共聚物(RET)及多聚磷酸(PPA)改性沥青的紫外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试样的降解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分析进行了分析,从红外光谱结果可以看出,当紫外老化200 h时,SBS、多聚磷酸(PPA)和消石灰改性沥青与传统基质沥青相比表现出更高的耐光降解能力。SBS改性沥青和消石灰改性沥青,老化后最大降解率的温度和降解终止温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刘泰  吕捷 《现代传输》2012,(3):69-72
讨论了鉴定未知光纤是否符合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征的检测过程。光纤种类繁多。在进行鉴定时应结合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的特征进行系统性的检测。检测过程中可首先判断未知光纤是否属于通信用单模光纤,再通过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与其他通信用单模光纤的技术差异进一步鉴定。鉴定过程可能涉及到光纤几何参数、色散系数、宏弯损耗等多项指标的检测,文中给出了推荐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甘油可以与烯烃醚化合成烷基甘油醚混合物。本文基于吉布斯自由能全局最小化法,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丙烯+甘油、异丁烯+甘油合成烷基甘油醚的非均相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平衡分析与比较。在烯烃与甘油的初始物质的量比为4∶1~8∶1时,探究了温度(313 K~573 K)和压强(0.1 MPa~0.8 MPa)对原料转化率、产物选择性和气液相平衡组成的影响。通过热力学计算发现,当烯烃与甘油的进料物质的量比为4∶1,温度在313 K~453 K的范围内时,有利于三烷基甘油醚的生成。当烯烃和甘油的进料比例为4∶1,温度控制在453 K~573 K的范围内时,有利于单烷基甘油醚和二烷基甘油醚的生成。随着压力从0.1 MPa升高到0.8 MPa,生成的三烷基甘油醚的量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发育类型各异的孔隙在降雨条件下引发的优势流效应对土体含水率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一维降雨入渗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孔隙竖直贯通样、死端孔隙样、孔隙各向展布样原状土与重塑土在降雨入渗条件下含水率分布规律及大孔隙渗流特征。结果表明:水流沿土体孔隙由浅至深迁移,浅表层以均匀入渗为主且含水率均匀增大至峰值,而土体深处优势渗流效应占优,其含水率增长模式各异;竖直贯通型孔隙的含水率缓慢增大,后期增长速率小幅增加,水流沿优势通道优先侧渗,下渗速度由慢到快后迅速出流;死端型孔隙的水流在死端位置滞留,深部含水率最高,水流由下渗转变为侧渗延缓出流;各向展布型孔隙的水流先快速通过优势通道后向周围缓慢扩散,含水率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水流运移至底部出流耗时较长;双重渗流模型数值模拟能较好地刻画不同大孔隙的发育特征和水分运移规律,可由不同模型参数的取值表征不同孔隙类型的水分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9.
使用生物燃料有益环保的说法正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近期的两项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人们把制造所谓绿色环保的生物燃料过程中所释放的温室气体考虑在内的话,那么,几乎所有正在使用的生物燃料所释放的温室气体都要多于单纯使用传统燃料。  相似文献   
10.
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韩祯祥  吕捷 《电网技术》1996,20(7):22-27
科学计算可视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它融合了图形学、图象处理、数据管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相关领域技术,目的在于解决巨量数据的处理和信息的综合表示问题,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应用科学计算可视化将有助于电力系统的研空发和发展。本介绍了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技术和应用状况,并结合电力系统中信片 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研究中应用的方式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