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基于RTLinux的多通道实时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长义  杜旭  徐侃如 《计算机工程》2006,32(13):120-122
主要借鉴Linux/RK的资源调度思想,为嵌入式实时Linux提出了一种网络实时方案。主要对现有的RTLinux进行改造,突出网络实时的应用。通过改造Linux的网络子系统,得到一个微型网络子系统,移植到RTlinux微内核中。为网络子系统设计多个处理通道,支持网络并发调度,这由多个针对不同应用的内核线程实现。解决了Linux系统中网络实时性能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轻载或空载时由于存在大的功率损耗,双极性PWM控制只能被应用于中、小功率伺服控制系统.通过采用SKHI22AH4模块并选择合适的开关频率,使双极性PWM控制能够较好的应用于大功率系统,并在工程中简便易行.最后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其驱动结构和开关频率.实验结果表明双极性PWM控制能改善伺服系统的低速特性,大大减少功率转换损耗并且能提供多种电路保护.  相似文献   
3.
用于地面目标微波特性测量的飞艇SAR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面目标微波散射特性的高分辨率成像测量需求,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飞艇平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测量系统。介绍了飞艇SAR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详细探讨了合成孔径雷达的技术性能,提出了针对飞艇慢速飞行平台所采取的结合IMU,DGPS和自聚焦的成像和运动补偿方案。通过实际飞行试验,验证了飞艇SAR对目标高分辨率成像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加热炉控制柜内温度过高,会导致加热炉频繁出现通讯模块故障、BMS燃烧器损坏、卡件及保险烧坏等问题,从而导致停炉。本文首先进行了半导体制冷器对箱体内部制冷的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制冷器可以使箱体内温度比环境温度降低10℃~16℃,同时制冷器冷面板发生了结露现象。鉴于室内实验研究取得的良好效果,将半导体制冷器运用到集气站加热炉控制柜,采取半导体制冷器对箱体内部制冷;使用保温材料阻止外部热量进入到箱体内部,保存制冷器的制冷量;并用遮阳棚防止光线的直接照射。采用以上综合措施达到了加热炉控制柜的降温目的,满足了控制柜内部元件的温度要求,极大地降低了加热炉故障发生的概率。上述的方案保障了气井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5.
集气站外输计量采用的是孔板式差压计量方式,依托高级孔板阀内标注孔板为节流件,热电阻作为电阻温度感应设备,由FloBoss103管理器测得其静压力差、静压、温度,配合设置的管径、孔径、相对密度、重力加速度、相对粘度进行流量积算。以下针对此种计量进行分析影响因素及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6.
转台正弦摇摆时换向误差较大,影响系统的跟踪精度。对此,提出了一种变增益算法,将速度回路的前向通道放大倍数设计为一个以系统输入速度作为自变量的函数,使其随着系统速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在低速运行时,放大倍数较大,提高系统刚度,可获得较高的低速跟踪精度;在高速运行时,控制放大倍数,以保证系统的动态性能。设计了两种变增益函数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把换向误差从48 减小到10,是一种较为实用和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为减小功率损耗而设计的H型双极模式PWM控制功率转换电路。此电路通过将IGBT开通关闭时间减小到3.2μs、选择合理PWM开关频率为600Hz,降低了功率损耗,使得H型双极模式PWM控制能够应用在大功率伺服系统中。该电路不但降低了功率损耗,还具有短路保护和互锁保护等电路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8.
双极模式PWM控制是一种工程中常用的提高伺服系统低速性能的方法.由于双极模式PWM控制在零位时会增大电动机的空载损耗,所以只适合于中、小功率的伺服系统.本文通过采用SKHI22AH4驱动模块、选择合理开关频率等方法,将双极模式PWM控制应用在大功率伺服系统中,提高了伺服系统的低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某伺服系统的最小平稳速度由0.05°/s提高到0.01°/s.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电机故障检测的需要,结合DSP精度高、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强和ARM资源丰富、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开发了一款基于TMS320F2812和S3C44B0X的双CPU结构的异步电动机故障检测装置.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重点分析了系统采用的MCSA(Motor Current Signature Analysis)技术、测量算法、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局部频谱的连续细化分析方法,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框图和设计方案以及转子断条故障检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制定了电机故障检测管理系统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基于Visual Basic6.0,采用MSComm控件设计了RS-232串行通信程序,采用ADO方式实现了Visual Basic 6.0与Access数据库的连接,开发了基于MDI窗体的上位机人机界面,实现了上位机--PC机对底层数据的接收、存储和高级管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上位机软件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和稳定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