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2023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1.
胃印戒细胞癌浸润转移与免疫超微结构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印戒细胞癌是一种较其它类型胃癌恶性程度更高的肿瘤 ,其 5年生存率较低主要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有直接关系。本文通过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对 5 3例胃印戒细胞癌进行功能与超微结构相结合的观察 ,对印戒细胞癌浸润性的特征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 收集 1 995年至 1 999年 2月病理标本中的 5 3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 ,标本均经 1 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切片 ,HE染色、免疫组化癌胚抗原 ( CEA)及层粘连蛋白 ( LN) S- P法检测。同时取其中 6例留取电镜样品 ,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 ,低粘度包埋剂浸透包埋 ,半薄切片定位 ,超薄切片铀 -铅双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病理电镜诊断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类标本的快速制样工作成为首位重要的工作,我们在胸腹水电镜样品制备工作中,采用快速制样技术,改进工作流程,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胃印戒细胞癌微血管形成进行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探讨胃印式细胞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对53例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标本,进行CD34免疫组化检测及微血管密度(MVD)测定,同时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53例胃印戒细胞癌浸润区域组织CD34阳性,MVD值显著高于粘膜内癌(P<0.01);超微结构显示:印式细胞癌组织中幼稚的微血管丰富,内皮细胞增生活跃,基底膜不完整。结论:胃印戒细胞癌微血管形成具有高密度性,浸润的癌组织较原发癌灶血管程度活跃;新生血管化与浸润转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印戒癌细胞较早发生浸润转移的必要条件。高密度幼稚血管形成及其特征与胃印戒细胞癌单细胞CEA性粘液分化的特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4-(二乙氨基)水杨醛为原料,无水氟化钾为催化剂,通过克脑文格尔反应制备化合物1,并对化合物1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再通过尔斯迈尔-哈克-阿诺德反应和亲核加成-消除反应分别合成化合物2和化合物3[7-(二乙氨基)香豆素衍生物],以化合物3为显色剂,采用微流控纸芯片技术,实现对硫醇类生物标记物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Cys)、谷胱甘肽(GSH)含量的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水氟化钾可替代哌啶作为催化剂用于合成化合物1,m(无水氟化钾)∶m(反应物)=12%,n[4-(二乙氨基)水杨醛]∶n(乙酰乙酸乙酯)=1∶2,产率可达40.35%;化合物3分别与Cys、Hcy和GSH发生不同显色反应,可以实现对3种生物硫醇的特异性检测。  相似文献   
5.
胃印戒细胞癌腹水转移的超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水中恶性肿瘤转移的病理诊断是临床医疗中常见的问题,胃印戒细胞癌是发生于中青年的高度恶性肿瘤之一,自然病程仅为3~6个月,其癌细胞较其他类型胃癌容易发生腹水转移。为积累胃印戒细胞癌腹水转移细胞的特征,我们通过电镜对印戒细胞癌腹水转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