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5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论渊源,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能力的生成和构成以及创新。  相似文献   
2.
康昕 《钢铁技术》1996,(2):21-22
本文介绍了沈阳线材厂钢帘线分厂的工艺、设备以及公辅设施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3.
4.
多年来相继发现的各类功能性结构薄膜不仅已大量用于不同频段的电磁振荡检测、信号合成,组成了各类敏感器件,也发展了完善的能带模型与能级跃迁理论,成为近代固体与真空器件的基础。80年代后期,在科技迅猛发展、观念不断飞跃的形势下。固体领域出现了量子阱(QW)器件、超晶格(SL)结构,超微细粉材料领域出现了纳米晶体、人工亚微米结构材料等周期性结构控制材料,制造出了具有奇特电子特性和光电子特性的器件和材料,随着制造与控制技术发展到能够开发出器件尺寸相当于电子波长的时代的到来。美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钢帘线的生产情况及国内外钢帘线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国内钢帘线生产的发展情况,对今后一段时间钢帘线的产量作了预计。同时从铜帘线的强度发展趋势、结构形式的变化、镀层和粘合力的改进以及钢帘线专用盘条的使用特点等方面对近年技术进步的特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以超微粉碎技术处理的大豆全粉为原料,利用氯化镁和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制备大豆全粉凝胶,并探究温度、氯化镁添加量及TG对大豆全粉凝胶的质构特性、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全豆豆乳分别冷却至25、15、5?℃添加氯化镁和TG时,随着冷却温度的降低凝胶强度逐渐变大、凝胶破裂距离变大,不同冷却温度对凝胶强度和破裂距离影响差异显著。在冷却至5?℃、添加0.8%氯化镁和1.2?U/g TG诱导时,凝胶强度达到最大56.23?g。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添加TG的体系中储能模量(G’)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5?℃及15?℃条件下添加TG豆乳凝胶的G’明显大于未添加TG豆乳凝胶,且温度越低,凝胶的G’越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5?℃条件下添加氯化镁和TG所获得的凝胶,其网络结构更加有序且致密。  相似文献   
7.
以熟制的发芽糙米粉为原料,白砂糖、柠檬酸、CMC-Na等为辅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芽糙米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实验得出,发芽糙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糙米粉∶水比例为3∶10、白砂糖添加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05%、CMC-Na添加量为0.25%。该饮料呈淡米黄色,质地均匀,酸甜适口,具有醇厚糙米香气。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谷胱甘肽含量为55.83mg/L,γ-氨基丁酸含量为0.09g/L。  相似文献   
8.
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因其良好的射频特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射频电路系统集成。但是由于LCP作为一种新型的集成材料,盲埋孔技术实现困难,难以制作多层板结构。前期研究表明,利用铜浆互连工艺,可实现多层LCP基板中异面信号之间的电连接。本文进一步证明了铜浆互连结构良好的射频传输特性,LCP多层板内CPWG-SL结构的测试结果表明,在DC~1 GHz内,其插入损耗优于-0.5 dB,回波损耗优于-10 dB,射频传输性能良好。同时,对中垂直通孔产生的寄生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建立了其等效电路模型。  相似文献   
9.
绿原酸是元宝枫中主要成份之一,绿原酸具有抗菌、消炎、止血和降压等功效。本项目对元宝枫枫叶中的绿原酸含量进行测试,并通过超声提取对超声温度、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40℃,时间为50 min,料液比为1∶8,较佳的绿原酸提取量为:312.95 g/kg。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液晶聚合物(LCP)以其优异的高频特性,被认为是继低温共烧陶瓷(LTCC)后的下一代微波毫米波的基板和微组装材料。本文基于五层LCP基板设计了一款超宽带(UWB)带通滤波器(BPF),采用四分之一波长线来替换半波长的MMR结构,并且通过折叠传输线的方法进一步缩小BPF滤波器的体积。利用HFSS仿真软件对滤波器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标准的LCP多层工艺,制备了超宽带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在2.5 GHz到10.4 GHz的频带范围内,插入损耗优于-5 dB,回波损耗小于-15 dB,带外抑制高于-30 dB。其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该滤波器的成功设计为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小型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