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无线电   4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源消光比对跳频O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成彬  范戈 《通信学报》2002,23(10):94-100
本文对光跳频码分多址系统性能与光源消光比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定量分析,提出了随消光比变化调整解码器判决阈值的理想判决概念。讨论了系统性能对消光比劣化的敏感程度问题,并给出了评价方法,并据此对跳频系统和直接序列系统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跳频码分多址系统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SDN技术在电信网络中应用的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总体架构的分析,提出了SDN技术在电信网络中规模应用面临的4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数据平面构建问题、控制平面构建问题、与应用的整合问题以及如何在电信网络内平滑演进的问题。并参考业内主流的解决技术,给出了SDN技术应用在电信网络中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家庭网关强大的功能增加了设备成本和运维复杂度,因此家庭网关功能上移的理念应运而生。介绍了基于虚拟化的家庭网关功能上移技术的原理,提出了家庭网关功能上移的两种网络部署方式并分析了技术可行性,随后对比现有的家庭网关,进行了经济型分析,最后结合该技术标准化进展和产业链发展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光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远近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成彬  吴琛  于金辉  范戈 《中国激光》2003,30(10):921-924
对光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由于各个用户距离和发射功率不同导致的远近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远近效应显著劣化了小功率用户的误码率和掉线率。而且 ,系统中用户的信号功率方差越大 ,各个用户的误码率和掉线率的劣化也越严重。提出了一种应用光硬限幅器消除远近效应的方法 ,该方法还极大地降低了多用户干扰  相似文献   
5.
蒋铭  沈成彬  张军  曹敏 《电信科学》2012,28(8):22-26
PON规模运营后,由于其多用户共享上行带宽的技术特性,使得异常发光ONU成为网络运营中的凸显故障.本文主要介绍现网中发现的典型故障,分析异常发光ONU的产生原因,并且结合实际网络运维经验,对PON设备能力提出了技术要求,提出了适用于现网的异常发光ONU的检测机制和流程.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分析了仿真结果后,本文发现引入应用层Raptor FEC技术,将在无线传输方面(物理层)带来了最优操作点,在最优操作点及其附近,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且无需增加发射功率以降低BLER目标值.也就是说,采用同样的发射功率,在应用层使用了Raptor FEC编码技术之后,MBMS业务的覆盖面积可进行较大幅...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FTTx已经成为国内外运营商宽带网络建设和升级的主要方式。相对1rADSL、以太网等传统接入网,FTTH网络具有带宽高、接入用户数多、承载业务多等特点,一旦发生网络故障,对用户和业务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因此,迅速发现、定位及处理故障,特别是光层的各种故障,对于提高FTTH网络的维护效率、降低OPEX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详细介绍了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三种非线性实现波长转换的原理基础上,分析各自的特点,给出了器件参数和外部参数对每种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了TOAD及其在光学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光电经纬仪等光电跟踪测量仪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方位轴上的导电环存在传输速率低、带宽窄、抗电磁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当数据量较大时,导电环无法实现实时传输,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用光纤取代导电环的方法。在原导电环位置安装一对光准直器,利用光能够在空气中传播的特点,实现光信号在两段光纤之间的耦合。从而将电信号的接触式传播变为光信号的非接触式传播。光纤传输的优点使设备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纤光栅编/解码器的FFH-OCDMA实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着重介绍了采用光纤光栅编/解码器的FFH—OCDMA实验系统的设计以及整个系统的结构,简要分析了系统的多用户干扰和地址码选择等,最后通过实验平台,验证了光纤光栅编/解码器和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