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章以黎族哈方言地区婚嫁服装发展为脉络,从黎族哈方言婚嫁服装的形制、结构、色彩、图案及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探究,串联哈方言地区婚嫁服装的设计演变。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造型特点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寻视觉造型背后蕴含的文化特征,并归纳出相应的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2.
读编往来     
<正>读者盖茨比:我一名大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看了《软件工程师》,于是便知道了您的邮箱。我是学机械专业的,但我对这个专业并不怎么喜欢,我一直喜欢和电脑有关的东西,我也喜欢很崇拜那些互联网顶级精英,比如说FACEBOOK的创  相似文献   
3.
在高功率脉冲Marx发生器中,气体开关具有连接储能器件与负载作用。文中为一种高能量输出、高频Marx发生器,设计了一种三电极场畸变气体开关。开关电极采用同轴结构,具有体积小、放电电流大和工作电压范围宽等优点;通过实验对不同气压和电极间距下场畸变气体开关电极静态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场畸变气体开关自击穿电压随SF6气压的增长从线性增长到非线性增长;工作电压范围随场畸变气体开关两主电极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最终趋于平缓;击穿电流和电压的分散性都随着工作气压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长链烷基烷氧基硅烷偶联剂是一类新型的有机硅化合物,兼具了有机聚合物和无机材料的特性,表现出优异的憎水性、阻燃性、耐臭氧、耐老化、生理惰性等性能,使得人们对该类硅烷偶联剂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国内的生产情况不容乐观。对此,本论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长链烷基烷氧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工艺及发展状况,简要概述了长链烷基烷氧基硅烷在相关领域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期许。  相似文献   
5.
现研制出紧凑型重复频率的高压开关电源,该电源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设计指标是在70 kΩ负载阻抗上上升沿600 ns,半脉宽15 μs,输出瞬时电压峰值30~210 kV可调且电压正负可转换。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高压开关电源开环性能指标,针对开环输出电压难以保持稳定,且难以使开关电极稳定触发的缺点,加入反馈构成闭环系统并利用Pspice软件仿真,可获得稳定输出电压154 kV,达到稳定时间20 μs。通过对高压开关电源开环和闭环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结果比较,可得加入反馈系统的高压开关电源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直流高压发生器对镁铝材料晶粒细化的作用机理,文中对传统直流高压发生器体积大、工作稳定性差、电压不可调等不足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25 kV可调高压直流发生器。所设计的可调直流高压发生器采用了线性稳压技术和倍压整流技术,能产生范围宽、稳定性高的电压输出,使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安全性、经济性。通过实验与仿真分析,在0.1 ms时间内,直流可调高压发生器最大输出功率为12.5 W,通过分压器输出稳定幅值为25.2 kV的直流高压,且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14.2~25.2 kV,表明直流可调高压发生器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C953产β-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研究得出C953产酶适宜培养基为:牛肉膏、大豆蛋白胨、NaCl、K2HPO4、KH2PO4;产酶的适宜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50℃,接种量10%,1000mL三角瓶的装液量200mL,初始pH 7.0,摇床转速220r/min,培养时间24h.发酵液中β-半乳糖苷酶酶活力可达4.39NLU/mL.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表明,β-半乳糖苷酶由分子质量为104.9kDa和114.3kDa的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8.
概述高盐高化学需氧量(COD)橡胶助剂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及研究进展。分析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如Fenton氧化法、微电解法、生化法、混凝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法、冷冻结晶法和膜分离法的优缺点,介绍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进展。高盐高COD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新材料及物化与生化组合工艺,尽可能地提高废水中盐含量和COD等的去除率,同时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 热输入对复合碳化物的析出、分布及耐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热输入对碳化物增强金属基复合堆焊层组织结构与性能方面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需要探究焊接热输入对(Nb,Ti)C增强金属基复合堆焊层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明确(Nb,Ti)C复合颗粒在堆焊层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r保护气体进行堆焊涂层的制备,通过调节堆焊电流和电压,研究不同热输入下堆焊层的形貌、组织及耐磨性能。结果 堆焊层中Ti元素与C元素优先发生了原位反应,生成了以TiC为形核中心的(Nb,Ti)C复合碳化物,弥散分布在马氏体基体组织上。随着热输入的增大,析出的(Nb,Ti)C颗粒数量逐渐减少,块状(Nb,Ti)C尺寸也逐渐变小。采用较低的热输入时,堆焊层硬度达到最高,为734.88HV0.5;随着堆焊热输入的增大,堆焊层的显微硬度呈降低趋势。具有较多(Nb,Ti)C的低热输入试样耐磨性能最佳,磨损量为0.80 mg;而具有较少(Nb,Ti)C的高热输入试样产生了严重的黏着磨损,磨损量较低热输入试样增大了约144%。结论 在摩擦磨损过程中,高硬度的(Nb,Ti)C颗粒会对基体起保护作用,可以提升其耐磨性能,且耐磨损性...  相似文献   
10.
双相不锈钢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领域。目前与铸造等传统工艺相比,定向能量沉积(DED)在制造形状复杂的大尺寸双相不锈钢结构件上具有材料利用率高、产品交付周期短等优势。然而,DED过程中复杂的热循环容易引起双相不锈钢微观组织的不均匀,导致其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和耐腐蚀性能的恶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DED技术增材制造的双相不锈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成型工艺参数、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等对双相不锈钢结构件微观组织的演变、力学性能及腐蚀性能的影响,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