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液晶显示器的快速响应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一般液晶显示器响应速度较慢,不利于动画显示。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液晶显示器响应速度的方法,如采用新型液晶材料;减少液晶盒厚度;利用光学补偿膜方式;采用过驱动方法和新电极设计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介绍LCD TV在垂直阵列(VA)、共面开关(IPS)和扭曲向列相(TN)等三种模式下,其工作电压和响应时间与液晶材料介电各向异性等主要参数的关系。探讨这三种模式对液晶材料主要参数的要求和这三种模式液晶材料发展状况。由Merck新开发的极性材料A、挥发性材料B以及强极性材料C可很好地改善LCD TV工作电压和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3.
OLED显示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7年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为主屏的便携式手机将进入量产阶段。以此为突破口,便携式多媒体游戏机等也已列入采用OLED显示屏的考虑范围之内。但与薄膜晶体管有源驱动液晶(TFT AM-LCD)相抗衡,OLED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从成本、功耗、寿命以及柔性化等方面对现行的OLED技术发展方向做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两管薄膜晶体管(TFT)和四管TFT有源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结合TFT工作条件限制以及实现显示的要求完成了四管TFT有源驱动有机电致发光单元像素的设计,利用Hspice软件验证了单元像素的设计结果,最大输出电流为2.1 μA,一帧的时间后变化到2.0 μA,变化量小于一个灰阶电流,满足显示要求.  相似文献   
5.
用于TFT-LCD的大功率LED侧式背光系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发出的1W大功率白光LED作为TFT-LCD背光光源,LED左右两侧各12个以13.2mm等间距排列;采用由反射率为95%的反射镜构成的光学腔代替传统复杂的导光系统进行导光,仅仅用反射镜将LED发出的光导入液晶面板底部,减少了背光结构的复杂程度;利用光学模拟软件Tracepro对设计的侧式背光系统的LED阵列位置及反射镜位置等参数进行模拟优化,设计了可应用于26.4cm(10.4in)TFT-LCD的大功率白光LED侧式背光源系统。经过优化的背光系统,其亮度均匀性和光利用率分别达到87%和74%,背光系统的几何尺寸为292mm×164mm×20mm。  相似文献   
6.
对102×64点阵的单色被动驱动的有机电致发光(OLED)矩阵屏进行了老化研究。矩阵屏的结构为ITO/CuPc/NPB/Alq3∶C545/LiF/Al。测量了老化前后矩阵屏的电流-电压-亮度曲线,以及电致发光(EL)和光致发光光谱(PL)。比较发现,老化后的器件在同样恒电流的情况下表现出更高的驱动电压,更小的漏电流,以及在阴极和有机层界面上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的光谱强度减弱。矩阵屏在老化17 h后,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的强度分别降低到初始值的75.6%和81.4%,分析认为,这是因为老化过程中部分发光材料分解,从而造成对矩阵屏的永久损伤。  相似文献   
7.
大尺寸TFT-LCD的LED背光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传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er crystal display,TFT-LCD)通常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CCFL)作为背光光源。相比较而言,由于发光二极管(LED)TFT-LCD背光源系统具有色彩还原性好、对比度高、亮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应用于大尺寸TFT-LCD的LED背光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应用于大尺寸TFT-LCD的LED背光源主要有两种:RGBLED背光源和白光LED背光源。大尺寸的LED背光系统结构主要采用直下式和侧式结构。本文将对这几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大尺寸TFT-LCD的LED背光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对一种含偶氮侧链聚合物介质的光致双折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聚合物具有大的光致双折射系数 (Δn=7.8× 10 - 3) ,并利用该样品实现了高衍射效率的偏振全息图像的记录 ,实验所得偏振全息图衍射效率为 η=19.3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