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了基于平均电流模式的自动均流法,并应用于并联Boost变换器均流控制中,理论分析表明在低于右半平面零点的低频域内将Boost变换器外部环路的二阶系统降为一阶系统,使得控制回路易于设计,并保证了并联Boost变换器的动态响应.该文给出基于平均电流模式的自动均流控制系统分析方法,提出其控制回路的设计原则,并指出该控制方法同样适合于多并联模块,原则上并联模块数量不限.论文还建立了2台40V/120V/4.2A的Boost变换器并联实验系统,实验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电解、电镀等电化学加工过程中负载变化范围比较大,电化学电源一般需要具备恒压、恒流功能;此外,对于低压大电流电化学电源,电路寄生参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较明显。为此,以移相全桥变换器型低压大电流电化学电源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寄生参数的移相全桥变换器的高阶小信号模型,分析了电路寄生参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然后给出了高阶小信号降阶方法,以简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并在此降阶模型基础上设计了恒压恒流自切换控制系统,保证了系统在负载大范围变化情况下稳定工作。最后制作了一台15V/2000A/30kW的样机,实验证明了此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详细分析了一种基于PWM变换器的新型无源无损软开关,并给出了其最优化设计步骤。通过一台满载输出功率为900w的带有该无源无损软开关的Boost变换器验证了其开关管实现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并与传统的Boost变换器比较,验证其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制高频开关电源教学实验平台的背景和必要性,通过选取双管单端正激变换器这一典型拓扑,设计制作了一套教学实验平台并成功应用于教学实验当中。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具有简单可靠、易于检测和维护等优点,非常适合实验教学使用。  相似文献   
5.
电力电子装置的热分析对设备的可靠性影响不可忽略,但在研究生课程中都没有涉及,往往使得他们在毕业后工作中要重新进行学习.为此,本文从散热原理和应用于热分析的软件Flotherm两方面介绍了电力电子装置热分析的步骤,合理选择散热器及风量,籍此改善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DC-DC变换器分段线性系统的最小投影法切换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段线性系统分析方法, DC-DC变换器的稳定性研究和控制器设计变得十分简单和有效. 本文首先基于分段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原理, 建立实现系统全局稳定的最小投影法切换律. 其次提出基于最小投影法的收敛率分析方法, 揭示了分段线性系统在整个状态邻域收敛率快慢的本质, 为改善最小投影法切换律的收敛率提供理论依据. 最后以Boost DC-DC变换器为例说明以上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并以实验验证最小投影法切换律在DC-DC变换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张桂东  张波  丘东元  肖文勋 《电源学报》2012,10(6):19-22,39
将脆弱性分析引入到电力电子变换器结构性故障的研究,具体研究方法是基于信息化学中拓扑指数的概念,计算出Buck变换器的拓扑指数,提出Buck变换器脆弱性判定方法。通过对Buck变换器拓扑指数的计算和分析,量化不同故障对Buck变换器运行特性的影响。脆弱性的研究将为电力电子变换器安全稳定运行和故障诊断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LabVIEW的电源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对多台并联运行大功率开关电源的实时监控,利用NI公司的编程软件LabVIEW和数据采集卡PCI-6221,设计了一个电源监控平台,实现了多台电源信号的转换、采集、处理、显示等功能.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电源监控平台能够有效实现2台电源的实时监控,并具备扩展到同时监控20台电源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电容式无线输电(CPT)系统的原边激励源通常是由工频整流器和高频逆变器组成的级联变换器,使用的半导体和无源元件数量较多,导通损耗也较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级AC/DC变换器,与传统的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只使用2个开关管和2个二极管,可以将工频交流电变换成CPT系统所需的直流脉冲激励源。该文介绍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实现高功率因数、软开关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硬件实验证明了该变换器在电容式无线输电系统中的可行性,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具有高输入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0.
胡建雨  肖文勋 《电源学报》2020,18(5):118-124
为了提高光伏并网逆变器转换效率并解决漏电流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交错并联型单相非隔离MOSFET并网逆变器。引入了交错并联技术,在不提高开关频率的情况下,可以使逆变器输出纹波电流减小,提高系统的功率密度。在续流阶段电流不流经体二极管,因此可以使用MOSFET,相比于IGBT具有更低的开关损耗。采用单极性调制策略,电感纹波电流小,同时无桥臂直通问题。设计制作了一台2kW的原型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拓扑具有良好的漏电流抑制能力,和较高的效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