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SiC陶瓷及其复合材料连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C陶瓷及其复合材料(SiCf/SiC、Cf/SiC)由于具有优良的高温强度、耐磨和抗腐蚀的性能而被广泛关注,而SiC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连接是获得这一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综述了SiC陶瓷及其复合材料连接的一般方法和连接技术,同时指出了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镍溶液稳定剂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化学镀镍溶液中的稳定剂及其作用,重点讨论了稳定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在吸附理论的基础上对稳定剂的吸附能力作了详细探讨,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介绍了描述稳定剂吸附的几个模型,并指出稳定剂的研发是今后镀液稳定性得以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Ni-P)-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Ni-P)-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讨论了镀液中表面活性剂、PTFE微粒、温度以及pH值等参数对镀层中PTFE微粒沉积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Ni-P)-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化学复合镀的研究现状及镀层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化学复合镀层因复合粒子的性能特点而广泛应用本文就国内外化学复合镀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具体从硬度、耐磨性、自润滑性方面对各种Ni-P基、Ni-B基化学复合镀的工艺研究及镀层结构与性能特点进行了阐述,并认为目前关于化学复合镀的研究仍然集中在耐磨和自润滑镀层方面对不同化学复合镀层的应用做了总结,并对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AlCl3-NaCl熔盐扩散表面改性,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多层的Mg-Al金属间化合物层。熔盐扩散的处理温度为400 °C,此温度低于纯铝粉扩散的处理温度。熔盐扩散处理后,在镁合金表面形成 Al12Mg17、Al0.58Mg0.42和Al3Mg2多相层的金属间化合物涂层。通过电化学阻抗实验将表面改性和未经表面改性的镁合金的耐蚀性进行比较,发现镁合金表面经过熔盐扩散处理的极化电阻远大于未经表面改性镁合金的。这是因为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均匀的多相金属间化合物层。  相似文献   
6.
YAG:Ce纳米荧光粉发光的温度依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沉淀法制备了YAG:Ce纳米荧光粉. 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粉体煅烧过程的相变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80~400K范围内, YAG:Ce纳米荧光粉发光和衰减的温度依赖特性. 结果表明, 前躯体由纳米颗粒组成. 900℃煅烧时, 粉体由非晶态直接转变为YAG相. YAG:Ce的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YAG:Ce纳米荧光粉的衰减包含两个指数项, 长时间项反映了体相Ce3+的荧光衰减, 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减小. 短时间项反映了表面Ce3+的荧光衰减, 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 由于受到表面效应的影响, 中间出现小幅的阶跃.  相似文献   
7.
将超细空心镍粉与丙烯酸树脂混合制成涂料,采用浸沾法制备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并测试涂层的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层有很高的吸收率(0.98),可能由于丙烯酸树脂或者涂层过厚的原因,涂层有比较高的发射率.涂层的吸收率会随着镍粉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发射率则随着涂层的厚度增大而增大,与镍粉粒径无关.  相似文献   
8.
对纯镁表面采用AlCl3-NaCl熔盐扩散处理,金相和SEM观察结果显示镁表面生成了厚度为10um左右的均匀合金层,XRD测试表明该合金层由单质镁和镁铝金属间化合物Mg17Al12、ε-MgAl、β-MgAl组成,用电极电位曲线、交流阻抗分析以及极化曲线比较熔盐扩散处理前后镁的耐腐蚀性能,结果显示熔盐扩散处理后镁的电极电位显著提高,腐蚀速率降低,较好地提高了镁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
用自催化还原法制备不同粒径的超细窄心镍球,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空心镍球的形貌,并通过粒度分析仪和X-Ray衍射仪等对其粒径对光吸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紫外一近红外区,随着粒径减小,镍球的光吸收性能明显增强;纳米尺寸的镍球在紫外光区的吸收特性与大粒径镍球明显不同,前者在375 a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而在中红外区域,空心镍球具有很弱的光吸收能力.经过氧气气氛下热处理后,空心镍球的晶粒尺寸变大,其在紫外一近红外区域的光吸收减弱,纳米级的空心镍球,原来在375 nm的吸收峰移到了440 nm,这可能是由于晶粒尺寸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10.
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镀铜和镍导电涤纶织物.分别用四探针法和双轴传输线法测量了导电涤纶织物的表面电阻和电磁屏蔽效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不同的粗化时间对织物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和化镀铜和镍过程中的表面形态变化.采用自主设计的"透明胶带法"测量金属与织物纤维的结合力.采用条样法测定织物镀金属前后的断裂强力和断裂延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