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nS掺杂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阶段国内外在ZnS及ZnS基材料掺杂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纳米级ZnS发光材料掺杂改性的基本机理、主要的掺杂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多种掺杂元素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超细空心粉末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细空心粉末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在国内外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本文介绍了超细空心粉末的制备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制备方法一般可分为雾化热分解法、置换反应法和模板法,并简单介绍了由本实验室提出的利用自催化还原反应制备空心镍粉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正在本实验室开展.同时对超细空心粉末在化工、生物制药、军事工业和光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ZnS光电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ZnS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光学,电学和光电一体化材料,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综合概述了ZnS粉末,块状材料和薄膜等各种材料的制备方法,阐述并讨论了水热合成法,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溅射法等不同方法的特点,并着重论述了ZnS粉末和薄膜,特别是在纳米粉末和纳米晶薄膜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ZnS掺杂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现阶段国内外在ZnS及ZnS基材料掺杂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概述性介绍,综述了纳米级ZnS发光材料掺杂改性的基本机理,主要的掺杂技术、方法,并对多种掺杂元素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徐丽叶  匡达  邓意达 《材料导报》2013,27(Z1):37-41
纳米铜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方面的性质且比其它贵金属如银粉等低廉得多的价格,其制备及应用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按照固相法、气相法以及液相法分类别着重介绍了制备纳米铜粉的主要方法,包括球磨法、物理气相沉积法、γ射线法、微乳液法、电解法和还原法等,并概述了各种制备方法当前的研究进展及制备过程中的优缺点.还进一步展望了纳米铜粉作为催化剂、润滑油和导电涂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氧化铝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其制备方法的报道也相对较多.较全面地介绍了氧化铝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VLS法、VS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模板法等.分析了各类方法的特点,指出了制备氧化铝一维纳米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用自催化还原法制备不同粒径的超细窄心镍球,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空心镍球的形貌,并通过粒度分析仪和X-Ray衍射仪等对其粒径对光吸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紫外一近红外区,随着粒径减小,镍球的光吸收性能明显增强;纳米尺寸的镍球在紫外光区的吸收特性与大粒径镍球明显不同,前者在375 a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而在中红外区域,空心镍球具有很弱的光吸收能力.经过氧气气氛下热处理后,空心镍球的晶粒尺寸变大,其在紫外一近红外区域的光吸收减弱,纳米级的空心镍球,原来在375 nm的吸收峰移到了440 nm,这可能是由于晶粒尺寸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8.
以MoO3粉末和石墨为原料, 用气相传输方法制备MoO2微/纳米片, 并对其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 用气相法制备的矩形薄片状MoO2, 长和宽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厚度约为200 nm。MoO2微/纳米片在波长200--300 nm的紫外光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带, 在304.6 nm、343.4 nm和359.6 nm处有较强的发光峰。根据实验分析和热力学理论, 探讨了MoO2微/纳米片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9.
将超细空心镍粉与丙烯酸树脂混合制成涂料,采用浸沾法制备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并测试涂层的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层有很高的吸收率(0.98),可能由于丙烯酸树脂或者涂层过厚的原因,涂层有比较高的发射率.涂层的吸收率会随着镍粉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发射率则随着涂层的厚度增大而增大,与镍粉粒径无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铸技术(氨基磺酸镍电铸液)成功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用Leica Qwin图形分析软件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电铸工艺参数对SiC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含量以及SiC含量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硬度的影响;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截面形貌和SiC分布.结果表明:在SiC加入量50 g·L-1、电流密度3 A·dm-2和磁力搅拌强度1.5次/min条件下,复合材料中SiC颗粒体积分数达到最高值27%,其显微硬度值也最高,为710 H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