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厂某炉φ45M2轧制退火材校直时发生脆断。脆断情况为校直时一根材断成长短不等的数截,最短的只有100mm左右长,更为严重的是脆断时有损坏校直机的危险,致使本炉钢不能继续生产。为了弄清产生脆断的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Al-Li合金不同粘接工艺对粘接性能的影响,对其进行了磷酸阳极化处理,并选用不同的胶黏剂来考察Al-Li合金粘接副的拉剪强度。结果表明,阳极化处理使Al-Li合金试片表面产生了微观粗糙的多孔膜,实现了粘接界面上良好的机械啮合。经阳极化处理后,Al-Li合金粘接性能显著提高,当粘接副采用Lord 320/322胶粘接时拉剪强度提高了49%,当粘接副采用FM94胶粘接时拉剪强度提高了167%,破坏模式多为内聚破坏。  相似文献   
4.
简述浮式检修门的结构和功能,介绍其整体试验及操作方法,提出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通过现场试验的最佳操作方式,为日后浮式检修门的安全进行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对化学成份、锭型、开坯工艺、消应、坯火(钢丝软化处理)、中火及成品回火工艺、热处理道次与碳化物类型、数量、分布、粒度大小间的关系的研究,从大量试验数据中找出了他们在二次硬化中的作用、地位。试验表明:V/C值是确定碳化物类型及数量的决定因素,是二次硬化效应好坏的关键;热处理温度和道次对碳化物颗粒大小影响较大,也是影响二次硬化的重要因素;锭型和开坯工艺对碳化物分布和粒度大小都有影响,但随着钢材尺寸的减小,影响逐渐减小,到钢丝成品尺寸时,这种影响已很不明显了。因此,锭型和开坯工艺除对钢丝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外,对二次硬化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
本人根据紫金县碳汇林工程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某厂航空用一个重要零件,原采用进口Cr12MoV材制成,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左右,而采用国产材寿命只有200小时。通过金相解剖分析发现主要是国产材共晶碳化物分布的均匀性差、碳化物颗粒粗大,在使用中易于在粗大的共晶碳化物棱角处首先形成微裂纹,从而导致零件过早疲劳失效,见图1和图2。为了用国产材取代进口材,我厂在冶炼工艺、锭型、开坯方式及冷拔工艺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摸索。本文则是通过用定量金相方法对电渣重熔的三种不同锭型、四种不同开坯方式和两种不同冷拔量的Cr12MoV材碳化物分布的均匀性和颗粒尺寸分布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并结合零件的试车结果找出了寿命超过进口材质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航空业最常用的钛合金Ti-6Al-4V表面阳极处理工艺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溶液浓度250 g/L,处理时间15 min,直流电压10 V,温度25℃.通过阳极化处理,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一层褐色、致密、多孔的氧化层,增加了合金表面积,促进了胶接表面与胶层的机械咬合,增强了胶接强度.力学实验证明,胶接试样的剪切强度可达34.54 MPa.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胶层尺寸对铝锂合金单搭接胶接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详细分析胶层厚度和搭接长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接接头的剪切强度随胶层厚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合理的胶层厚度为0.2~0.6mm;胶接接头的剪切强度随搭接长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合理的搭接长度为12~16mm;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