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提高钛合金表面的疏水性能,采用润湿理论模型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接触角与掩膜电解加工工艺参数之间的直接映射关系,揭示微坑阵列掩膜电解加工对表面疏水性能的作用。建立接触角与微坑阵列几何尺寸间的表面疏水理论模型,对掩膜电解加工进行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理论模型与仿真结果相结合,获得了接触角与掩膜电解加工工艺参数之间的直接映射关系。此外,以表面接触角为因变量,以电解质质量分数、掩膜尺寸和电解电压为自变量,进行正交试验仿真和计算,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与仿真计算相比,试验测量得到的微坑阵列直径、间距、深度、表面接触角误差分别为2.49%、6.87%、7.40%、6.01%,从而表明该方法在未经低表面能材料修饰的情况下,成功制备接触角约为141°的微坑阵列疏水表面。  相似文献   
2.
2-氯丙酰基苯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丙酸、氯气和苯胺,在催化剂作用下两步合成了除草剂萘丙胺中间体2-氯丙酰基苯胺,并以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工艺条件,合成总收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3.
针对曲面与平面交线的插补算法进行了研究。直接插补空间曲线是比较复杂的,文章提出一种新方法:首先将原坐标系下的空间平面通过坐标系旋转的方法变换成新坐标系下的等高平面,然后利用等高平面的交线推导插补算法。该算法避免了直接插补空间曲线,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并且保证了位置误差不超过一步。  相似文献   
4.
以SDS/正戊醇/二甲苯/H2O微乳液为对象,考察了体系含水量与分散相和水核半径的关系,以及制备条件对纳米镍颗粒大小的影响。TEM、选区电子衍射和XRD对纳米镍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核半径和体系含水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分散相和水核半径,分散相中表面活性剂分子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5.
W/O微乳液体系稳定条件与纳米镍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适合于制备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微乳液体系。考察不同体系和不同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的组成范围。将镍离子和还原剂的LAS/C5H11OH/二甲苯/H2O微乳液,在80 ℃下反应4 h,制得粒径约20 nm的均匀纳米金属镍。该种纳米镍对硝基苯催化加氢的初始速率比雷尼镍高69倍。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钛合金疏水性能,获得较高的接触角,使用掩膜电解技术对钛合金进行了凹坑阵列表面微织构的加工。首先,建立微坑阵列掩膜电解加工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其次,分析掩膜电解加工参数对微坑阵列的作用,并借助润湿理论模型获得微坑阵列的固-液接触面积比;最后,以该面积比为因变量,以电解质质量分数、电解电压和掩膜尺寸为自变量,进行正交试验仿真和极差分析,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与仿真预测值相比,微坑阵列单元体直径、间距、深度、固-液接触面积比和表面接触角的测量值误差均小于8%,从而表明该方法在未经低表面能材料修饰的情况下,成功制备了接触角约为140°的微坑阵列。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水导激光加工关键工艺参数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沟槽截面形貌与热影响区的影响,利用水导激光加工设备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激光功率、水射流压力、进给速度及激光重复频率四个关键工艺参数对沟槽截面形貌以及热影响区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沟槽截面形貌和热影响区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对沟槽烧蚀深度和热影响区的影响最大,水射流压力对沟槽烧蚀宽度的影响最大,进给速度和激光重复频率对沟槽烧蚀深度和宽度的影响不大,对热影响区有较大影响。此外,发现沟槽截面去除区呈V字形,热影响区呈锯齿形状。通过单因素方法分析得到了较好的沟槽截面形貌,其沟槽截面烧蚀深度为772.8μm,烧蚀宽度为897.7μm,铺设方向为90°的碳纤维层热影响区为326.5μm,铺设方向为0°的碳纤维层热影响区为102.4μm。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切削质量,减少刀具磨损,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最小微量润滑辅助切削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钛合金TC4为切削对象,把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作为评价指标,采用Minitab设计切削速度、进给量、喷射压力三因素的Box-Behnken试验。利用方差和拟合残差概率分布分析三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并结合试验检验所建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二阶响应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响应曲面法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切削速度25 m/min、进给量0.103 mm/r、喷射压力0.1 MPa,此时得到的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量分别为1.195、151.9 μm,与预测值的误差分别为5.1%、2.91%。说明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微量润滑辅助切削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量预测模型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氟化学技术的发展历史,重点叙述了氟化学技术在精细化工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六氟丙烯通过气相法和液相法齐聚,得到六氟丙烯二聚物和三聚物的混合物,齐聚产物可以进一步衍生出许多氟碳表面活性剂.对六氟丙烯的气相齐聚反应和液相齐聚反应的特点做了分析和比较.制备了季磷盐催化剂A,采用DMA为溶剂,研究了六氟丙烯液相齐聚的工艺条件.催化剂A对合成六氟丙烯二聚体有很高选择性,其用量对齐聚反应收率有影响,当催化剂用量足够大时,再增加催化剂的量作用不大;反应时间60 min时收率最高,反应时间过短或过长使反应收率下降;反应温度也影响反应收率,在50℃时二聚物产率较高.结论:在DMA中以催化剂A催化六氟丙烯齐聚主要得到二聚物,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二聚物的收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