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随着环保法规对脱氮除磷要求越来越严格,生物脱氮(BN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传统技术难以满足要求.本文建立了污水厂数学模型,出水水质排放约束条件,使用非线性规划对多目标优化函数进行求解。最后采用单目标优化和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A/O脱氮工艺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能够弱化入水水质和水量对生产运行的扰动影响、合理控制曝气量、减少污泥排放量,从而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2.
环保橡胶油和常规橡胶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不同。详细介绍了PAHs的危害性以及欧盟REACH法规对化学品,尤其是轮胎用橡胶油中PAHs含量的限量要求。提出了探究发展环保橡胶填充油油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的研究现状和生产工艺,国内橡胶填充油的生产企业和生产情况。提出应尽快实现环保橡胶填充油的工业化生产以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调整氯化锂和氯化铜的摩尔比在不同基片上制备了不同Li-Cu共掺杂浓度的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伏安特性测试等表征了薄膜的结晶状况、表面形貌及光电特性.结果表明:所得Li-Cu共掺杂ZnO薄膜为六角纤锌矿多晶结构,有CuO杂质相生成.随Li和Cu摩尔比增加,共掺杂ZnO薄膜结晶度增强,晶粒长大,样品表面不平整度增加.CuO颗粒的出现,使得共掺杂ZnO薄膜透射率降低,透光性较差.Li与Cu摩尔比为1∶1时,共掺杂ZnO薄膜的综合导电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金属无机盐SnCl2.2H2O、CuCl2.2H2O和无水乙醇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nO2和CuO掺杂的CuO-SnO2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薄膜结晶性变好,晶粒长大,电学特性增强,最佳退火温度确定为450℃。掺杂CuO的SnO2薄膜导电性好于同等条件下未掺杂的SnO2薄膜。SnO2呈四方相金红石结构,衍射峰显示薄膜中存在部分SnO。聚乙二醇的添加增强了SnO2的衍射峰,当超过一定添加量后将抑制晶粒的生长,并使得CuO-SnO2薄膜的导电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丙三醇的添加可极大改善薄膜的表面形貌,增强了SnO2的衍射峰,且导电性明显变好。  相似文献   
5.
缠绕拉拔式弯管过程中弯头截面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缠绕拉拔式弯管成形过程中弯头部分截面椭圆度的变化,实测了90°和180°弯头的截面椭圆度,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通过模拟发现,弯头截面变化存在明显的过渡区,椭圆度最大的截面位于过渡区结束的部位。在采用剖分式模盘时,合模力与反变形是影响弯头截面椭圆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分析了不同弯曲角度、合模力、反变形对弯头截面椭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催化合成硼化无灰分散剂的方法、机理和产品的性能评定;首先对胺化反应工艺进行考察,选择烯酐和胺类化合物;硼化合成反应对促进剂的类型、催化剂、含硼化合物的类型、硼化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工艺简单可行,新工艺合成的硼化无灰分散剂产品质量稳定;单剂或调油放置一年没有沉淀析出,合成的硼化无灰分散剂具有良好的油溶性和贮存稳定性、抗氧性、分散性及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切割温度90℃下对FCC汽油进行馏分切割。采用氧化-吸附工艺脱除FCC汽油重馏分中的硫化物。以H_2O_2为氧化剂,HCOOH-H_2SO_4杂多酸为催化剂,抚顺二厂混合平衡催化剂为吸附剂,考察工艺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脱硫前后油品的硫类型分布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V(H_2O_2)∶V(H_2SO_4)∶V(HCOOH)=23∶1.5∶3、氧化温度为60℃、m(吸附剂)∶m(油)=0.5、吸附温度为70℃、吸附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体系脱硫率为72.4%。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Cu掺杂浓度的ZnO薄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伏安特性测试等研究了Cu掺杂量对薄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光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Cu掺杂ZnO薄膜为六角纤锌矿多晶结构,有CuO杂质相生成。随Cu掺杂量的增加,薄膜晶粒长大,且样品粒度均匀,平均粒径约53 nm。Cu掺杂ZnO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射率超过80%,最大可达90%以上。Cu掺杂浓度为0.001%时,所得ZnO薄膜的导电性明显优于其他掺杂条件下的样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电子计数式转速表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0.
气体传感器的核心介质为气敏薄膜,而薄膜本身的特性有关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薄膜微观结构如晶粒尺寸、膜厚、空隙率和有效表面积等方面。溶胶-凝胶法由于有方法简单及成膜温度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本文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金属氧化物薄膜微纳结构与气敏机理进来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最佳的晶粒尺寸约为10nm,最佳膜厚约为110 nm。在晶粒尺寸控制方面,通过控制煅烧温度与时间及在溶胶-凝胶过程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可有效优化晶粒尺寸提高灵敏度。最后,从能带结构角度总结了气敏传感器的电学特性及荷电传输机理,讨论了热电子发射理论和电子隧穿理论起主导作用时的薄膜微纳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