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创作电影一样,搞建筑也有作者.有的喜欢上升到理论,有的作者就是造房予.不过,无论他们属于何门何派,师承何人--有人推粜弗兰克·格里(Frank Gehry),有的人钦佩卡洛·斯卡派(carlo Scarpa)-但无一不是在现代大都市的背景下阐明"当代的"这个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谈起今天法国的建筑师,就会提起爱德华·弗朗索瓦(Edxouard Francols)、弗雷德里克·博雷尔(Fr(e)d(e)ric BoreI)、奥迪勒·德克(odile Deoq)、马克·量拉姆(Marc Mimram)、弗朗索瓦·肖雄(Frencois Choohon)、吕迪·里奇奥蒂(Rudy Ricioti)、洛朗·博社安(Laurent Beaudouin)、埃马纽埃尔·博社安(Emmanuelle Beaudouin)、布勒纳克(Brenac)、岗萨( )斯(Gonzales)、纳斯兰·塞拉奇(Nasrin Seraji)、伊博斯(Ibos)和维塔尔(vitart)、利翁(Lion)、迪·贝塞(du Besset)、米歇尔·卡甘(Michel kagan)、埃菜娜·茹尔达(Helene Jourda)等人的名字,这个名单挂一漏万,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得齐全,因为他们大多四十来岁,事业方兴未艾,除了一位同辈人,即弗朗索瓦米特朗图书馆的设计者多米尼克·佩罗(Dominique perrault).  相似文献   
3.
根据两种强化交联模型、应用概率论方法推导了交联聚合物交联结构参数与溶胶分数的理论关系式,建立了从溶胶分数计算强化交联效率的定量方法,并讨论了起始分子量分布对强化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烟酸、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三种临床上有意义的小分子药物为模型药物,通过两步法把这类带有羧基的小分子药物以可降解的酯键连接到聚乙二醇(PEG)上,产物收率达80%~85%。由酯键的降解达到对小分子药物的缓释。对于所合成的大分子前药用IR,1H-NMR,DSC进行表征,说明小分子药物键合到PEG上;产物可溶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提高了在水中的溶解性能。着重以PEG-烟酸酯为例进行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动力学方法严格推导了A—B(f-1)型逐步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函数,结果与Flory通过概率算法所得的分子量分布函数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活性自由基共聚物结构,通过一个新的稳态活性自由基共聚模型,用C 语言设计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利用此程序可模拟生成ATRcP增长反应链,并获得活性自由基共聚产物的共聚组成、平均段长、链段长度分布,以及元组浓度等反映共聚物微观结构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以2-溴丙酸甲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乙基三胺为配体,进行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用单体竞聚率的差别合成梯度共聚物(rM=2.58,rB=0.25)。通过分析共聚物13C-NM R谱图的羰基峰,得到以MM A为中心和以BA为中心的三元组的相对浓度,转化得二元组浓度,用各元组浓度随转化率的变化表征梯度共聚物的梯度结构。  相似文献   
8.
应用前文提出的理论,处理了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体系的凝胶数据。定量的计算结果表明,EGDMA对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辐射交联起到了强化作用,而且这种强化作用在低剂量下尤为显著。理论处理实验数据后还指出,在侧基上含有少量乙烯基,可明显地提高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辐射交联产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活性自由基共聚物的组成、平均段长、链段分布及各元组浓度等重要结构量,本文运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模拟具有休眠一活化过程的活性自由基共聚过程,并分析所得到的链结构及微结构相关参数,确定了反应参数和聚合物产物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氯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梯度共聚物的微观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H1、3C核磁共振方法对对-氯苯乙烯(S)和丙烯酸甲酯(M)梯度共聚物的单体组成以及以M为中心的三元组序列结构的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共聚物中以M为中心的三元组和以S为中心的三元组序列结构的瞬时生成概率。在对以M为中心的三元组序列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中,核磁共振的实验和瞬时生成概率的计算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表明了这两种方法在表征梯度共聚物微观结构中具有相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