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对数控滚弯机的飞机蒙皮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方法。方法根据数控滚弯机机构的特点,提取零件截面线,根据截面线曲率进行分段和参数化方法设计加载轨迹,通过反向求解将加载轨迹转换为设备运动参数。结果飞机蒙皮多道次滚弯加载轨迹设计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工艺参数设计的效率和准确度,并与数控设备相结合,输出了设备的控制参数。结论相比传统的以经验分析和通过反复试弯大致确定工艺程序及参数,并通过人工控制的飞机蒙皮滚弯成形方法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阐述陶瓷、画与诗词的关系,以瓷画为主、以诗为辅、字画各半及诗画并蒂的艺术创作形式。  相似文献   
3.
彭静文 《中国陶瓷》2006,42(8):60-60,57
通过对陶瓷艺术家的个性展开论述,描述了作者个性赋予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内涵。艺术家佳作的个性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4.
配合饲料囤养对雌性中华绒螯蟹滋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雌性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测定中华绒螯蟹囤养前后生物学指数、基本化学组成,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同时计算滋味强度值(TAV)和味精当量(EUC),并与囤养前的雌蟹进行比较,结合感官分析探究囤养对其滋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囤养后体重上升,可食部位指数增加,存活率高达100%;囤养后蟹体肉中的脂肪含量有所下降,而体肉中的蛋白质和水分,肝胰腺和性腺中的蛋白质、水分、脂肪含量上升;感官结果显示配合饲料囤养后蟹的鲜味和甜味均增加。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经过配合饲料囤养后的中华绒螯蟹其体肉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下降,肝胰腺及性腺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体肉中甜味氨基酸(SFA)、肝胰腺和性腺中鲜味氨基酸(UFA)和SFA显著增加(p0.05),囤养提高了蟹的鲜度和甜度。囤养后变化较大的氨基酸有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及精氨酸,且蟹在囤养后肝胰腺及性腺中TAV值大于囤养前,其中TAV1的氨基酸种类增多,TAV值较高。呈味核苷酸的结果显示,囤养后蟹体肉中的核苷酸总量和EUC值下降,而肝胰腺和性腺中核苷酸总量和EUC显著增加(p0.05),蟹的鲜味变化明显。因此,经过配合饲料囤养一个月的雌性中华绒螯蟹其滋味更佳。  相似文献   
5.
实施小班研讨课是提升高校本科教育质量、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系统分析影响高校小班研讨课实施的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确定阻碍其实施的主要原因。推进小班研讨课,需要进一步转变本科教育发展理念,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促进高校各层面的重视与全方位变革。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小班研讨课的对策,为政府、高校推行小班研讨课找到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以三种规格[一级蟹(120±5.00 g)、二级蟹(100±5.00 g)、三级蟹(80±5.00 g)]雌性中华绒螯蟹为对象,通过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囤养阶段中华绒螯蟹体肉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规格中华绒螯蟹囤养阶段体肉脂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呈下降趋势。在囤养阶段,三级蟹体肉脂含量呈下降趋势;二级蟹脂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第3阶段达最大;一级蟹脂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第2阶段达最大。三种规格中华绒螯蟹囤养第4阶段检测出的脂肪酸种类最低(二、三级蟹(14~22种);一级蟹(10~23种))。饱和脂肪酸(SFA)中主要是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含量最高的是油酸(C18:1),其次是棕榈油酸(C16: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C18:2ω6、C20:5ω3 (EPA)和C22:6ω3 (DHA)三种脂肪酸含量占主要地位。以FAO/WHO推荐的ω3/ω6比例和EPA+DHA值作为评价指标,三种规格的中华绒螯蟹囤养到第二阶段体肉最适合食用,且一级蟹对人体健康更有利。以油酸的含量作为营养品质评价指标,囤养第2阶段的中华绒螯蟹体肉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叶片数控喷丸强化路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生成发动机叶片数控喷丸强化路径,以提高喷丸成形的精确性,生成机床数控代码。方法针对发动机叶片三维数模,采用截面法生成了喷丸强化的路径,根据叶片型面特点规划了喷丸参数,并分析了WBM数控喷丸机机构,建立了由喷头路径点和喷射方向反解设备控制代码的计算方法。结果提供了叶片数控喷丸强化机床前、后置处理方法,开发了相应的配套软件。结论在WBM型数控喷丸机上进行了叶片喷丸实例验证,可以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零件的生产,为提高叶片数控喷丸强化的精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25~870℃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厚度为2.0 mm纯钼板的单向拉伸试验,建立了高温拉深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对比分析,确定了纯钼板高温变形摩擦与温度的关系,研究了成形温度、润滑、压边间隙和模具尺寸对热拉深工艺的影响,并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平底杯形冲头热拉深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条件对纯钼板热拉深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成形温度;在成形温度870℃,拉深速度30 mm/min,有润滑,压边间隙2.5 mm的参数组合下,最大拉深比可达1.94。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学龄前儿童由于感觉统合失调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而现有产品却无法同时满足学龄前儿童多种感官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以衡量各项功能因素在感统产品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强调功能因素在其中的重要地位。首先,通过Kano模型与模糊德尔菲法(FDM)以定量的方式计算获取感统产品功能因素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其次,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计算;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三种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获得产品改进意见。该方法可有效地对感统产品进行设计与评价研究,并筛选出最佳设计方案。以功能为导向并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感统产品设计方案展开设计与优化分析,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的以功能因素为主导进行儿童感统产品设计,使产品更加契合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机翼前缘蒙皮拉形工艺参数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飞机机翼前缘蒙皮,由于其形状和成形材料的特点使拉形结束卸载回弹后会产生较大的回弹量,对零件的成形质量影响较大。文章分析机翼前缘蒙皮零件的典型成形方案,确定主要加载轨迹参数,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拉形工艺方案,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结果分析,获得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成形零件回弹量的影响规律。针对某前缘蒙皮零件,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工艺参数进行设计和优化,通过生产性试验,获得了成形质量较好的试验零件,并进行厚度、应变测量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